商业大发展的时代,很多商人都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有的甚至发展成了跨国企业。那么商业是有国度的吗?

商业本身是一种经济运营模式,是没有任何国界的。在原始社会,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商品交换,虽然没有钱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但有其他的东西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有的用羊作为一般等价物,有的用大米或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有了金银之后,金银才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商业比较发达,比起原始社会来说,要繁荣得多。国内的人们可以进行自由贸易,可以自由交换,当然也有一定的市场管理模式。国与国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换,当然国内也有很多富商,可以到其他的国家做生意,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虽然封建社会视商人为奸商,但并不会完全禁止商业活动。商人经商并不容易,跨州过县要交保护费,还要防止盗贼的侵害,防止翻船,防止翻车,防止货物被雨淋了,防止起内讧。倘若一个国家的商人到另一个国家做买卖,就会被他的祖国视为不正常,甚至被盯紧了,怕他出卖国家内部的机密,主要还是怕他卖国。商人会把人们身边的事物作价出售,甚至把很多服务都作价出售,就更别提国家机密了,很可能被他们作价出售。
到了现在,商业异常发达,很多企业成为跨国企业,不但提供很多商品,而且提供很多服务。有的企业到外国承包天然气和水资源,看到战争打响之后,就迅速把手中的天然气和水资源卖掉,转战到美洲,在美洲买了几十个港口,专门吞吐货物。他可以对本国的船只免除很多的税收,也给本国的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对外国的船只却照常收费。直到一个超级大国要抢占这样的港口,他就迅速把几十个港口卖掉。很多媒体指责他,说他不爱国,但往往忽略了商业的公平竞争关系。既然商业是无国界的,那么他的商业版图就可以扩展到全世界,这是任何法律都不能干涉的,除非他做了不好的生意,或者说他倒卖的商品和服务违法,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事实上有些人做生意违法了,却悄悄隐藏了证据,没有遭到法律的制裁。很多奸商卖假冒伪劣产品,没有被查出来,就算是没事,可以持续牟取暴利,而被查出来的,就算是有事,交了一笔罚款之后,可以转战其他的领域,继续造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法律比较宽松,为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最终弄得市面上山寨产品满天飞,人们维权很难。

当资本和权力穿一条裤子的时候,就是打造统一而开放的市场的时候,也要维持现有的市场格局,即便已经形成了很多巨无霸企业,有了垄断的趋势,也仍然不肯果断地打破这种垄断,而是要平稳地发展。当很多垄断企业成了了跨国企业之后,就会在国与国之间做买卖,而这种生意很容易受到怀疑。权力系统会在这样的企业内部掺杂一些管理人员,让他们对跨国企业实现监督,而不能任由跨国企业随便做买卖。或者说跨国企业里面有政府投资的背景,背靠权力系统,等于让权力系统做背书,不但比较安全,而且不会出现卖国的行为。看似商业没有国度,其实商业还是有国度的,是受到权力系统制约的。两个交战的国家看似在打仗,实际暗地里还在做着生意,有着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来往,却并不会因为战争而受到限制。那么战争也就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只是要取得一定程度上的博弈结果,使力量获得暂时的均衡。商业并不会因为战争而中断,甚至因为战争而变得异常活跃,可以转嫁国内危机,可以刺激军事订货,最终刺激国内的经济发展。
倘若那个卖了港口的商人被媒体诋毁,就说明媒体戴了有色眼镜,起码带着很大的偏见来看待商业。商业没有国界,但商人是有国界的。商人应该爱自己的国家,但并不能因为自己的国家而把商业帝国弄得土崩瓦解。虽然历史上不乏以身许国的实力,不乏把自己的钱财全都捐献给国家的商人,但并不能要求所有的商人都这样的,不然市场就会崩塌,商业信用将会荡然无存,而国民经济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商业规则摆在那里,商业市场已经打造完成,而企业走出国门是必然的。很多国家领导人到一个国家去访问,并不单单是政治访问,而且还带了很多企业家,是去谈生意了。人们看到的只是领导人之间的握手,却没有看到企业家之间的谈判,没有看到跨国企业的运作。马克思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商业可以跨越国界,商人也可以轻松跨越国界做买卖,但并不能用某种观念来绑架商人,也不能对商人实行道德绑架,以免有损公平公正的商业竞争精神。

商人是以做生意为生的,也是追逐名利的,但并不能被道德绑架。商人应该爱自己的祖国,应该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而不能做出损公肥私的事情,也不能大肆倒卖国有资产。商人的资产是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不能被道德绑架。就像明星捐款一样,明星可以选择捐,也可以选择不捐,那是他的自由,不能被道德绑架。应该给予商人更大的自由,应该从商业的角度来评价商人,而不能仅仅从道德或爱国的角度来评价商人,以免出现严重的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