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哪个好,史上最详细介绍

医有我伴 2024-05-20 23:27:17

一,特发性肺纤维化 ( 菜瓜布肺) 的病情特征: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俗称菜瓜布肺,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50-7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较高,患者肺部会因纤维化的进展,而使肺部外观或肺部电脑断层影像如菜瓜布班出现一丝一丝的纤维而得名。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肺纤维的一种,但必须排除罹患自体免疫疾病(如硬皮病、 皮肌炎、干燥症以及红斑性狼疮)等导致的自身免疫攻击而导致肺纤维化。

菜瓜布的早期表现通常以非特异性的干咳、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由于这些症状在很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气喘、肺阻塞也会表现,所以不易被察觉而延误治疗先机。

数据显示,有85.9%的病患会以喘促做为表现、有74.7%会有慢性咳嗽、有40%的病患会有倦怠的症状;在病理学检查上,最突出的征候为两侧双下肺啰音,约有79%的病患在听诊时可被听到、 另外有接近20%的病患可以发现 杵状指的表现。因此患者若持续八周以上干咳,且有越趋严重的状况,就应该前往胸腔内科进行检查,医师透过理学检查、X光片判读,可以初步评估是否出现肺纤维化,并评估是否进一步安排胸部高解析度电脑扫瞄,以利提早发现肺纤维化影像。

特发性肺纤维化能活多久?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程变异性大、难以预测且死亡率高,患者的肺功能大多在数年内逐渐恶化,也可能发生急性恶化就急转直下,平均五年存活率不到二分之一,死亡率甚至高于癌症。初次诊断后,大部分存活期的中位数为2.5年~3.5年,5年存活期的比例约为20%~40%。患者平均存活期约2至5年,5年存活率甚至比大肠直肠癌、乳腺癌等许多癌症来得低。由于初期症状不甚典型,因此有超过5成以上患者 曾被诊断为气喘、COPD、肺气肿, 或是心脏疾病等,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如何治疗?

1.使用特发性肺纤维化标靶药物,延缓肺功能恶化、减少急性发作。目前国内已经两种抗肺纤维化的药物纳入医保,分别是尼达尼布以及吡非尼酮。经临床试验显示,这两类的抗肺纤维化药物均能减缓肺功能下降、降低急性恶化机率、延缓疾病恶化进程,并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提供患者较佳生活品质。这两种药已经纳入医保,一般在医院和药店就能买到。不过很多并有找到【医有我伴】反馈说:虽然这些药物进入了医保,但是仅能在住院期间才符合医保报销条件,出院后就需要自费了,经济压力照样很大,问有没有仿制药。这里【医有我伴】就需要告诉一个好消息,目前老挝孟加拉印度等均有吡非尼酮,而且经过大批量的客户验证是安全有效的,最主要的是性价比高,很大的缓解经济压力。(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后台踢我)

印度版吡非尼酮

2.氧气治疗是一种非药物的辅助治疗方式。这方法有助舒缓呼吸急促及提升患者完成日常工作的能力。若患者血液中的氧份水平太低,便可使用氧气辅助疗法,从而改善或因氧气过低而导致的疲劳、烦躁不安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一开始,可能只在运动和睡眠时才需要氧气辅助,但随着病情发展及肺部逐渐失去为血液充氧的能力,患者或会所有时间均需要氧气辅助,以令血含氧量维持在健康的水平。

3.肺移植是另一个非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方法 。在肺部移植的手术中,一面或两面受损的肺部会以器官捐赠者所捐的肺部替换。若特发性肺纤维化急速恶化或非常严重,便有可能需要接受这种治疗。肺部移植是一项大手术,会有一定的风险,包括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或排斥。但另一方面,肺部移植确实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素,并有助延长他们的生命。可是,并不是每一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都适合接受肺部移植——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合并症,因而未能接受肺部移植。此外,许多手术均有60或65岁的年龄上限。另一个限制则是只有非常小数目的捐赠者器官适合移植。现实中,只有少于1%的菜瓜布肺患者成功接受肺部移植。

虽然肺部移植并不是适合每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方法,但对一小部分患者来说,这确实可算是非常成功的治疗。接受肺部移植的人选通常取决于病情的急切性,以及移植后预计的成效和好处。

三,关于吡非尼酮的临床试验

①I期临床:吡非尼酮的I期临床研究开始于1999年,评估了54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使用吡非尼酮的耐受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大部分受试者氧和指数下降,只有少部分受试者得到改善。平均用力肺活量和总肺活量在受试者入组时均显著低于正常,但是服药后均维持稳定,受试者的一氧化碳弥散容量经治疗后也保持稳定。

②II期临床:该试验分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接受600mg吡非尼酮,每日三次,治疗时间为12个月。虽然研究结果主要终点事件(6分钟步行试验过程中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未有改善,但治疗组次要终点事件用力肺活量的下降幅度明显放缓。 不幸的是,该试验由于安慰剂组急性加重率明显高于治疗组,被提前终止。

③Ⅲ期临床:治疗时间为1年,共纳入27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符合条件的患者被分为3组:高剂量(每天1800毫克),低剂量(每天1200毫克)和安慰剂组,分配比例为2:1:2。 主要终点事件是肺活量的改变量。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定义为直到肺活量下降> 10%或死亡的时间)和6分钟步行试验过程中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结果表明安慰剂组肺活量(-0.16L)明显恶化,与高剂量组(-0.09L)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低剂量组(-0.08L)和安慰剂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 同时,高剂量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安慰剂组,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研究中受试者对药物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光敏反应,但大多数反应为轻度。

四,吡非尼酮、尼达尼布如何选择

首先,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都能够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病情进展,延缓肺功能下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是轻中度肺功能障碍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适应证药物,但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仍不能阻止疾病进展,且重度患者是否可应用需进一步研究。

尼达尼布仿制版

两药都有副作用,吡非尼酮常见不良反应有光敏性反应、恶心、胃应激反应、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尼达尼布服用后易引起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两药虽有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患者对两药的耐受良好,这些不良反应也在可控范围内,总的来说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在抗肺纤维化治疗中还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从临床试验数据上看二者在延缓肺功能下降的作用差别不大,但在外细胞实验,比较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活化、ECM和TGF-β 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尼达尼布优于吡非尼酮。

此外IPF患者较普通人群更易合并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者多见于男性、年龄> 60岁和吸烟患者,尼达尼布可作为抗肿瘤药物联合药物,如联合多西他赛、培美曲塞、阿法替尼、依托泊苷等治疗晚期肺恶性肿瘤患者,可使合并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恶性肿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

但有研究表明,基于国产药品市场定价,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吡非尼酮与尼达尼布相比更具有经济学优势,故在保证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基础上,选用价格较低的国产吡非尼酮进行IPF治疗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考虑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尚有研究显示,采用吡非尼酮联合尼达尼布治疗小鼠肺纤维化,从肺功能和白细胞数下降看出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考虑在临床上对肺纤维化患者联合使用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有待于在临床进一步研究,联合使用对机体的副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综上,针对IPF治疗,在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即要考虑其临床疗效,也要关注其安全性、耐受性,也要统筹兼顾其是否有经济优势,才能更好的为患者争取最大利益。

有很多人又问【医有我伴】,尼达尼布现在有仿制药吗?答:也是有的。其实有很多新药在国内没有上市的时候,老挝孟加拉等国家就已经上市仿制的了,这无疑对很多家庭是个好消息。

五,吡非尼酮用量要控制在多少?

吡非尼酮的初始用量为每次200mg,每日3次,在两周的时间内,通过每次增加200mg剂量,最后将本品用量维持在每次600mg(每日1800mg)。患者使用吡非尼酮,按剂量递增原则逐渐增加用量,因空腹服用本品时,吡非尼酮在血液中浓度会明显升高,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因而餐后服用为宜。

1、胃肠道反应:可能会出现恶心、消化不良、呕吐、厌食等情况。

2、光敏反应:吡非尼酮有光敏性,使用之后可能会出现皮疹。服药时最好同时使用防晒霜,并避免暴露于紫外线下,防止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

3、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吡非尼酮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也可能会出现黄疸,因此服药期间建议监测肝功能。

4、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嗜睡、眩晕、行走不稳等情况。因此在服药期间,不宜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给个关注并赞一下【医有我伴】将持续分享优质内容,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后台踢我。

0 阅读:0

医有我伴

简介:分享最前沿医学和医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