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又延期!美国载人航天,已多次推迟发射,2025年能重返月球吗

来看世界 2024-05-23 08:33:11

5月22日,据路透社报道,因波音公司Starliner太空舱推进系统存在氦气泄漏问题,NASA宣布原定于5月25日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再次推迟。此次延期凸显了波音公司在技术方面的挑战,影响其商业航天声誉。工程师们正在紧急评估并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发现了与阿特拉斯助推器相关的问题,引发外界对波音航天器制造和技术可靠性的质疑。

美国航天如今真是有点自顾不暇,自从航天飞机退役后,就一直和俄罗斯合作,利用俄罗斯的载人飞船来往空间站。NASA为了改变资金不足、无力研发新航天器的情况下,和波音、SpaceX等公司展开了合作,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资金比较灵活的优势。现在,美国私人航天公司搞得风生水起,太空旅行(多数只是飞跃卡门线,体验几分钟失重)也玩过几次,目前只有SpaceX和龙飞船实现了三两次载人飞行,一次载人空间站对接。

当跳票成为一种习惯,美国航天中看不中用

近年来,美国的各种航天任务,仿佛是为了任务而做任务,并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发射了就算成功,但是实际上跳票是很常见的事情,以下是近年来美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的10个延期例子及其原因:

SpaceX Crew-1(2020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0年10月31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0年11月15日, 因为发动机问题和天气原因延期。Boeing Starliner OFT-2(2021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1年7月30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2年12月,因为氧化剂阀门问题延期。SpaceX Crew-2(2021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1年4月22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1年4月23日,因不良天气条件延期。

SpaceX Crew-3(2021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1年10月31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1年11月10日,因不良天气条件和宇航员的健康问题而延期。Artemis I(2022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2年8月29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2年11月16日,因液氢泄漏问题和飓风尼科尔影响而延期。SpaceX Crew-4(2022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2年4月19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2年4月27日,因需要额外时间进行技术检查而延期。SpaceX Crew-5(2022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2年9月29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2年10月5日,因火箭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发动机检查而延期。

Boeing Starliner CFT(Crew Flight Test,2023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3年4月,实际发射日期: 2023年7月,因推进系统的氧化剂阀门问题和软件测试问题而延期。SpaceX Crew-6(2023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3年2月26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3年3月2日,因地面系统问题和不良天气条件而延期。SpaceX Crew-7(2023年):原定发射日期: 2023年8月15日,实际发射日期: 2023年8月25日,因需要额外时间进行发射前检查和确认所有系统的状态而延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美国航天做出了展示

这些延期全部发生于2020-2023年,仅仅是1年不到的时间,美国载人航天就频繁的跳票,且延期后后续发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还可能再持续的延期。其中以SpaceX延期最多,SpaceX虽然成功进行了几次载人航天,还有一次商业航天,但是航天员和乘客们的体验并不好,对接空间站时发生过泄漏事故,天空旅行出现过厕所漏屎事故。宇航服虽然做的好看,但实际功能也匮乏,算是对得起那廉价的外观。

频繁延期的背后,表明美国正在研制的几款载人火箭及其飞船,都还没有彻底定型,也没有被确定为新的载人航天发射器,但是由于各种任务时间规划(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如果一直拖着实现不了,美国的信誉问题也是个事儿,迫于各种压力,美国就会各种尝试发射,但是火箭和飞船的整备因为人才缺乏比较仓促,于是就容易延期。美国现如今的载人航天就很很容易出现系统性的问题,导致习惯性的跳票。

但是如果用“美国式”的说法,美国载人航天现状就好看的多,比如这样叙述:

美国的载人航天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发动机故障、推进系统问题等,突显了航天任务的复杂性和对精确性的高要求,安全是载人航天的首要任务,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因此,每次发射前都会进行详尽的检查和测试。这种谨慎态度虽然导致了延期,但有效保障了宇航员的安全,虽然耗费了金钱、精力,但是我们的航天员是安全的。

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好看的多?为了保障飞船的安全、保证航天员的生命,所以才暂停这么多次的发射任务,是“老天不成全”,“我自己考虑的也很多”,但是“不是技术问题”,“预计很快就能解决”。

实际上,这也导致了浪费。航天是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很多部门、很多类别的专业人才(电子、电气、发动机、材料、气象、遥测)等一同完成一次发射,因为内外部压力,随意就决定要搞一次发射,火箭都已经竖在发射架旁了,发射前的系统检查,又发现问题推迟发射。那么早干嘛去了啊,火箭整装之后都不进行各种问题的检查吗?美国现在相当的缺乏耐心,总是非常急躁,想要向世人证明什么。

何时重返月球,美国说了不一定算

美国提出重返月球的计划已经好些年头了,而且现如今也是跳票状态,从2024年推迟到2028年,从2028年推迟到20230年前,反正是就要赶在中国载人登月之前。美国现在这么急躁,可能也和这个相关,我们国家正在稳步推进自己的载人登月活动,目前嫦娥系列已经发射到了嫦娥六号,要进行月背的采样返回。后续还有七号、八号,预计验证月球建设基地,重型火箭的发动机和9米直径外壳材料制备研制也顺利进行着。

美国这边,就是一直急火火的推出火箭,然后再拉回去,就好像只是给人们展示火箭造成了,但就是不发射。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即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

Artemis I,任务目标: 进行无人绕月飞行测试,以验证SLS火箭和Orion飞船的性能,原定发射日期: 2020年,实际发射日期: 2022年11月16日,多次技术问题(如液氢泄漏)、恶劣天气(如飓风尼科尔)。

Artemis II,任务目标: 进行载人绕月飞行,这是自阿波罗计划以来首次载人绕月飞行,原定发射日期: 2023年,最新预计发射日期: 2024年11月,推迟原因: Artemis I的推迟、硬件准备不足和供应链问题。

Artemis III,任务目标: 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南极,这是自阿波罗17号以来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原定发射日期: 2024年,最新预计发射日期: 2025年或以后,推迟原因: 前期任务的推迟、月球着陆器开发进度(由SpaceX开发的Starship月球着陆器)、技术挑战和资金问题。

Artemis IV 及后续任务,任务目标: 建立月球轨道平台“门户”(Lunar Gateway)并进一步探索月球表面;预计发射日期: 2026年及以后,具体时间取决于前几次任务的成功执行和经验积累。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随着第一次发射延期,整个计划的计划表就全部随着延迟,而且整项计划有着不少的国际合作伙伴: 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加拿大航天局(CSA)等国际伙伴合作,共同开发和提供关键硬件和技术支持,美国自身对于火箭制造已经缺乏信心,国际合作也需要强大的整合能力,可是美国现在依然存在着供应链的问题:

全球化采购依赖: 现代航天器的制造依赖全球供应链,许多关键部件和材料需要从国际市场采购。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增加了供应链的脆弱性,特别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限制时,可能导致关键部件供应中断;波音公司的Starliner飞船部分组件从海外采购,当国际关系紧张或物流受阻时,这些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

技术和质量控制: 航天任务对零部件质量要求极高,任何瑕疵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因此,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项目。波音Starliner任务中氧化剂阀门问题导致的推迟,反映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一些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有限,只有少数几家供应商能够制造,缺乏替代来源。这种集中依赖增加了供应链的风险, SLS火箭使用的RS-25发动机由Aerojet Rocketdyne制造。

资金和预算问题: 航天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国会对NASA预算的批准过程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某些项目资金不足,进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

这些问题中,尤其是供应链的问题,这导致美国重返月球的计划,他们自己说了都不一定算,即便是供应商能在规定的时间截至前给美国提供所需要的零部件,火箭组装起来之后,还要检查很多系统性的问题,一环套一环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的比较慢,都可能影响整个发射计划。

这样看来,美国2025年前是不可能重返月球了,他们在今明两年实现载人飞行和月球轨道飞行,估计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别光顾着吆喝,也得拿点实际的东西出来啊,要不然国内外对美国的信心也会降低的。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丑国鬼子完全不考虑重量的加大设备,什么金属月球车,什么金属丝编织的宇航服,一次带回几十斤月岩标本!而且8天能往返! 我越发好奇和崇敬土星五号的运载能力了。土星五号这么小的个头有着无穷尽的运载能力。 这什么外星黑科技!这么先进的火箭居然一年就研发出来了!然后立刻被永远封存,所有资料丢失! 我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裂开][裂开]

  • 2024-05-24 12:04

    能 赶紧成功,去火星 省得祸害地球人

  • 2024-05-24 16:29

    绝对能!美国佬只要拿个手电筒🔦,照到月亮🌙上,然后让宇航员趁着天黑沿着光柱爬到月亮上去。安全提醒:必须夜里使劲爬,不然天一亮就看不到光柱了,后果很可怕,宇航员不是迷路就是掉下来,造成重大航天事故。

来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