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很多个朝代的更替,依旧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历史上中国版图最大的朝代是元朝,巅峰时期的元朝版图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而且从大蒙古国的角度来说,更是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元朝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的,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向来能征善战,蒙古铁骑的作战能力甚至一度达到了让欧洲都闻风丧胆的地步。可如此一支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却在征服日本的时候铩羽而归。
日本不过是一个弹丸岛国,而且在历史上一度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为何浩浩荡荡的蒙古铁骑却攻不下一个日本呢?直到日本打捞上来2艘中国沉船,才揭示了忽必烈没能灭掉日本的原因。
成吉思汗的确像毛主席在诗词中说的那样,是“一代天骄”,蒙古族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地崛起。在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之后,他的儿子忽必烈就将目光瞄准了南宋。忽必烈延续了成吉思汗的强悍作风以及睿智的头脑,蒙古族在他的带领下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忽必烈率领蒙古大军挥师南下,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但忽必烈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南征北战的忽必烈将元朝的陆域版图不断地扩大,朝鲜半岛也被征服了。对于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忽必烈原本想的是让日本每年向元朝纳贡。
忽必烈之所以这么决定是想确立元朝在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蒙古族是少数民族,如果周边的国家都臣服于元朝,就更容易确立元朝在汉族百姓心中的正统地位,毕竟以前的蒙古民族在汉族人眼中是非正统的少数民族。还有一点就是日本每年纳贡可以扩充元朝的国库。
忽必烈最开始并没有把日本这样的小国家放在眼里,选择了派使臣前去日本和谈,希望日本可以做一个识时务的国家,像以前一样把元朝当做自己的宗主国。前前后后忽必烈派出了5次和谈的使臣,但结果都一样,日本拒不纳贡,而且也不承认元朝为宗主国。
5次和谈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点就是日本深受中国汉唐文化的影响,他们也认为蒙古族是一个蛮夷之族,根本不配主宰中国,因此也不愿意俯首称臣。这一点从元朝给日本的招降书中也能看出端倪,毕竟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太大。
其次就是高丽使臣从中作梗,虽然高丽已经臣服于元朝,可是它也不希望元朝继续强盛,于是既阻挠元朝使臣见日本天皇,也在日本方面不断挑拨,导致日本天皇后面直接拒绝见元朝的使臣,甚至还杀了使臣。
不可一世的忽必烈在日本这里遇阻自然是心有不甘,敬酒不吃吃罚酒,忽必烈决定出兵攻打日本。第一次元日战争打响的时候,南宋还在苟延残喘,也就意味着元朝要同时和南宋、日本开战。
等到准备攻打日本的时候忽必烈才发现自己的短板,蒙古族一直生活在草原,虽然蒙古铁骑所向披靡,可是想要征服日本的前提是掌握航海技术,通过战船将人、马和物资运到日本。唯一可以依靠的是高丽的水手,可是高丽也是一个小国,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可以提供。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攻打日本是远离大陆作战,元朝军队的补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能速战速决,那么元朝军队自然而然就会因为补给不足而败下阵来。
忽必烈是一个目标十分明确的人,明知道攻打日本面临的问题很多,他还是做足了万全的准备,派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日本进发。
当元朝大军抵达日本后,日本早已做足了准备,元军对日本的地形根本不熟悉,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处于下风。日本也很清楚元军的致命弊端是补给不足,所以面对元军的进攻,日军严防死守,果不其然元军因为补给的问题不得已要撤军。
此时的日本没有乘胜追击,因为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早就熟知自然规律,此时是台风多发的季节,即便日本不出兵追击,元军也会因为对气象知识掌握不足和航海经验匮乏而损失惨重。事实也正如日本所料,元军的战船在返航的途中遇到了台风,军队受到了重创。
元朝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无功而返,损失惨重,这让忽必烈十分恼火。但为了下一次能将日本一举拿下,忽必烈先集中精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势力,之后集中优势兵力部署第二次元日战争。
公元1281年,忽必烈发起了对日本的第二次进攻,这一次集结了多个民族的军队战舰多达900艘,还分南北两线共同进发。
不过忽必烈忽视了一个因素,那就是军队出征必须团结。此时的元朝刚刚统一天下,表面上各民族都臣服于他,可实际上还是各有异心,因此军队上下并不团结,作战的时候各自为战,互不配合。
日军还是同样的战略战术,元军的军队人数越多,其补给的不足就会越来越明显,如此一来日军依旧可以天时地利而击败元军。为了加速元军战败,日本趁着夜间派小船悄悄靠近元朝战船放了一把火,导致元军的战船损失巨大,不得已只能返航。
返航的途中元军再次遇到了台风,导致元军再次元气大伤,最关键的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战争之后,元朝的军队早已丧失了信心。两次战败的忽必烈也不得不放弃了灭掉日本的想法。后来日本的考古学家从打捞上来的2艘中国沉船上也发现了元军战败的原因。
原来元军使用的战船全部都是平底船,这样的战船只适合在内陆河上航行,一旦在海上航行就是十分的危险。内陆河的水流和海洋的水流有很大的不同,平底船的设计根本抵御不了台风的侵袭,因此2艘中国沉船出现的问题都一样。
如果当年忽必烈的蒙古铁骑能够征服日本,那么中华民族也就不会经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但历史没有如果。当年忽必烈抱着必胜的信念两次出征日本,可两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打捞上来的2艘中国沉船才揭示了忽必烈没能灭掉日本是因为航海技术的匮乏。
元军没有熟悉航海技术的水手,也不掌握海上的气象,就连什么样的战船适合海上航行的基础知识都不知道,也难怪会失败。
小编历史是认真的吗?忽必烈是成吉思汗之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