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到多少需要吃降压药?医生提醒:不同人群标准不同!

张朝明医生 2023-12-27 21:00:58
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接收精彩内容、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李大爷退休好几年了,最大的爱好就是平日里和自己的好朋友们到河边抽抽陀螺,锻炼锻炼。这个爱好可以说是雷打不动,不论刮风下雨,几个志同道合的老友一日都不想停歇。

因为常年的运动,李大爷的身体一直十分硬朗。60多岁的人,没有任何大的身体问题,只是有一些高血压,还不需要吃药。自从几年前查出高血压,医生说李大爷的病情没有那么严重,平时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需要吃药干预。

可是最近,李大爷却经常感觉头疼,到了社区门诊检查,医生说是高血压导致的头疼,让李大爷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李大爷不解,之前好几年都不需要吃药,怎么现在医生却又让吃降压药了呢?

一、高血压分为哪些不同的类型?

高血压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高血压类型,患者占比达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的具体原因仍不清楚,但它通常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2. 继发性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一些常见的引发因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失调(例如甲状腺问题或肾上腺问题)、心血管疾病、药物(例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素类药物)以及某些草药和药物滥用等。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无法完全治愈的,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其他降压方法来控制和管理。而继发性高血压则需要治疗根本疾病或停用引发高血压的药物来控制血压。

二、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的高血压对于人体的损伤还是很大的,可能引发:

1.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疾病和中风的主要风险因素。持续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厚、心力衰竭、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高血压还可以增加中风的概率,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对脑血管产生损害,增加动脉瘤、血管破裂和脑出血的风险。

2. 肾脏损害:高血压对肾脏造成损害并引起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并逐渐导致肾组织损伤,最终引发慢性肾脏疾病和肾衰竭。

3. 眼部问题:慢性高血压会对眼睛血管产生损害,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甚至引发视网膜出血或视网膜脱落,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失明。

4. 脑部问题:除了增加中风的风险外,长期高血压还会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包括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智力障碍。

5. 其他器官损害:高血压还可能损害其他器官和系统,例如心脏瓣膜疾病、动脉瘤、动脉硬化和性功能障碍等。

三、什么样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干预?

1. 高风险患者: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如果患者有明显的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通常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缓解症状。

3. 持续高血压:如果患者的血压持续高于目标值(通常为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4. 高危患者:如果患者有家族史中有高血压相关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等)的情况,即使血压目前尚未达到需要治疗的程度,也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预防心血管事件。

四、高血压可以痊愈吗?

高血压(高血压)一般不能痊愈,主要是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血压升高。它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因素等。

高血压虽然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可以通过控制和管理来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血压水平。原因如下:

1. 多因素引起:高血压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引起的,包括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血压水平。

2. 慢性性质: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是终身的。即使通过治疗和控制可以使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但一旦治疗停止或管理不当,血压可能会再次升高。

3. 治疗目标: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降低血压至安全水平,并减少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风险。通常情况下,目标是将收缩压(高压)降低到14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低压)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下。虽然这些目标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

五、高血压患者应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培养以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并改善整体健康:

1. 饮食习惯:选择低盐、低脂肪的饮食。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咸味食物、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增加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和瘦肉。把握适量的摄入糖分和饮食纤维。

2.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均衡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3. 科学进行体育锻炼: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科学的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压。

4. 戒烟、酒:吸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并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同时,饮酒过多也会增加血压和疾病的风险。最好戒烟并限制饮酒。

5. 控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控制咖啡、茶和含咖啡因的饮料的摄入量。

6. 管理压力和情绪:长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寻找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如进行放松训练、冥想、音乐疗法等,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来管理血压。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该与医生合作制定个人的血压管理计划,严格遵循医生得科学建议。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