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午玉
编辑|娱叔
“我欺负的又不是美国人,我只欺负中国人!”
面对法官的控告,18岁的翟云瑶毫无悔意,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多大的恶行,反而不耐烦的催促法官:
“赶紧判,我还要举办生日派对。”

作为虐待案的主谋,翟云瑶的态度和言行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赴美留学的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又为何对自己的同胞抱有如此大的恶意?

2015年3月30日,这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再平常不过。
然而对于刘怡然而言,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翟云瑶以买冷饮为由,让刘怡然去一家饮品店。
刚到达店内,翟云瑶就支走了陪同刘怡然的同学。
此时冷饮店内只剩下以翟云瑶为首的三人“小团体”以及无助的刘怡然。

紧接着,翟云瑶便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她强迫刘怡然下跪,这一跪就是二十多分钟。
之后,她还要求刘怡然用自己的裤子将地板给“脱干净”。

面对霸凌,刘怡然能做的只有苦苦哀求。
但对于翟云瑶来说,刘怡然那带着哭腔的乞求如同兴奋剂一般,彻底激起了自己的“兴致”。
眼看冷饮店不够自己“发挥”,翟云瑶便和杨雨涵、张鑫磊一起把刘怡然拖到附近的一片小树林。

在这里,她们彻底释放了心中的“恶魔”。
她们对着刘怡然拳打脚踢,刘怡然的身体很快便布满了淤青。
刘怡然绝望地大喊求救,却无人回应。

之后,翟云瑶等人的施虐更加离谱。
她们不仅用烟头烫伤刘怡然的身体,还拿剪刀剪掉她的头发,让其吃下去。
看到刘怡然无力反抗,翟云瑶便扒下她的衣服,拍摄裸照。

如此恶劣的行径让人无法容忍,但翟云瑶却还不肯停止自己的施虐。
她随后叫来十多个人,对刘怡然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折磨。
直到自己“打累”了,才决定停手。

临走前,翟云瑶还对着刘怡然威胁道:
“敢报警就弄死你!”
作为受害者的刘怡然并没有选择向翟云瑶屈服,最终选择报警。

纵观这场施虐案,翟云瑶以及其团体的残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不禁让人好奇,翟云瑶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有如此扭曲的性格?
2、家庭环境造就黑暗人格翟云瑶之所以性格扭曲,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责到其父母。
翟云瑶于1997年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某大型企业高管,母亲则是房地产投资商。
由于父母经常忙于事业,翟云瑶从小便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老人对孙女的物质需求几乎无条件满足,面对一些无理的要求也是“百依百顺”。
但对于感情上的需求和人格的塑造方面,他们却显得无能为力。
这样“隔代溺爱”的生长环境,也使得翟云瑶从小养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赴美留学前,翟云瑶的学习生活基本都是在寄宿学校度过。
物质生活虽然富足,但翟云瑶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很大的空缺。
她甚至不惜通过“割腕”这种极端方式,渴望借此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长期的情感缺失与错误引导,逐渐使翟云瑶的心理走向扭曲。
她开始通过霸凌同学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而父母的做法也很简单,每次出事,他们都选择用金钱解决。
被学校开除,那就换一所学校。
久而久之,翟云瑶产生了一个观念“钱能摆平一切”。

2012年,翟云瑶被父母送往美国“改造”。
结果异乡生活却加剧了她的暴力倾向。
她与杨雨涵、张鑫磊组成“三人帮”,专挑中国留学生下手,多次实施霸凌行为。

在虐待案发生的三天前,她们还在另一起案件中殴打并烧伤一名少年。
翟云瑶努力在华人留学生圈子中营造自己“大姐大”的形象,那种被人关注的感觉让她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翟云瑶与刘怡然的冲突,还要追溯到一场网络骂战。
当时的翟云瑶正和刘怡然前男友陷入热恋,她主动找上刘怡然并晒出亲密照。
没想到刘怡然却回复道:
“我玩剩下的男人被当成宝贝捡走。”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翟云瑶,她将霸凌的对象转到了刘怡然身上。
而施虐案则是翟云瑶多次霸凌中最为严重的一次。

眼看自己被告上法庭,翟云瑶却依旧满不在乎。
只不过这一次,她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在法官的控诉下,翟云瑶等人起初拒不认罪。
她们甚至在法庭之上做鬼脸,叫嚣“只欺负中国人”。
后来随着证据齐全,三人于2016年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最终以绑架、攻击等罪名定罪。

翟云瑶作为主犯,累计刑期13年,实际服刑8年。
杨雨涵则服刑7年,张鑫磊服刑4年。
三人刑满后均被驱逐出境,终身不得进入美国。

虽然三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对受害者而言,她们内心的痛苦却是难以弥补的。
对于刘怡然来说,这次的事件可能会成为她一生的阴影。
此外,在翟云瑶留学期间,还有众多的留学生遭受过她的“毒手”。
他们的内心也一定充满了痛苦和委屈。

值得一提的是,在审判期间,翟云瑶的父母不仅没有正视自己和女儿的问题,反而尝试支付三百万美元的保释金。
眼看数额太大无法凑齐,他们甚至试图贿赂证人。
夫妇二人的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得案件更加复杂化。

翟云瑶于去年提前释放并被遣返回国。
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仍未消散。
据了解,她的父母至今没有选择公开道歉或是反思自我,而是选择低调处理此事。
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大众的强烈质疑。

把教育责任完全“甩给”学校,以物质补偿代替情感教育。
这些做法不仅掩盖了女儿真正的问题,还“助推”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翟云瑶的成长历程,无疑是当代部分精英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典型反面教材。

部分参考文献:
环球留学网|《留美中国学生凌虐同学案宣判,最高获刑13年》
新京报|《中国留学生在美凌虐同学获刑,最高判13年》
人民网|《中国留学生在美获刑13年处罚过重吗?》



一脸sb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