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子
编辑|娱叔
2018年春节,张扣扣手持利刃在村中接连杀害了自己的三个邻居。
在犯下如此罪行后,张扣扣在庭上还放言称:每个人杀人都是有理由的,自己也没病。

按理来说,如此一个穷凶极恶的凶手应该会被邻里乡亲唾骂。
可在案发经过被曝光后,网络上的风向却一反常态地支持张扣扣。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张扣扣能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对邻居痛下杀手?
而张扣扣又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杀人,让网友们都为之动容呢?

张扣扣和被害人王家父子三人本来是关系还不错的邻居,因为住得近,所以关系也很不错。
但后来,村里准备对外承包稻米加工业务。
张家和王家又都看中了这个项目,想要拿下来。

因为两家平日里私交不错的原因,张家和王家就私下达成了协议,一人承包一年,有钱大家一起赚。
为表诚意,张家退了一步,让王家先做第一年的承包人。
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可王家在尝到了一年的甜头之后,就不想要再把承包权交给张家了。

于是王家的人背着张家到了村集体,决定要继续续约。
村里的工作人员自然是不知道这两家人私下达成的协议,就按照规定,延续了和王家的合约。
这件事发生之后,张家和王家算是彻底闹掰了,曾经的邻居变成了分外眼红的仇人。
只不过这件事对于还年幼的张扣扣来说还构不成杀人的理由,真正让张扣扣痛下杀手的,还是后来的另一件事。

据王家的人后来回忆,一天夜里,张扣扣的母亲汪秀萍在路上遇到了王家的二儿子王富军,和他产生了口角,并逐渐发展为肢体冲突。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王家和张家的人也都赶紧上去拉架。

曾想,愤怒的汪秀萍直接拿起一节扁铁,朝着王家的老三王正军打了过去。
气不过的王正军也是操起木棒照着汪秀萍的头打过去,将汪秀萍给活活打死了。

在确认汪秀萍死亡后,王正军也是主动到了警局自首,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经过法院的审判,考虑到当时王正军还未成年,而且双方都有过错,所以依法判处王正军有期徒刑七年。

对于这个结果,张扣扣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因为他觉得并不是未成年的王正军下手杀人,而是他哥哥王富军杀死了自己母亲。
王正军是利用了自己未成年的身份给哥哥顶罪。
而之所以这个计划能实行得这么顺利,而且还有很多邻居提供证据,都是因为王家的长子王校军在村里当官导致的。

都说时间能够磨平一切的伤痕,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张扣扣心中对邻居王家的仇恨非但没有半点削弱,反而越发地刻骨。
当时虽然王家给予了张家一定的民事赔偿,可是在处理完丧葬事务后,实际到手的不过1500块钱。
张扣扣本就觉得对王家的处罚太轻,在王正军刑满释放后,想要报仇的念头也更加具象化了。

张扣扣自知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是没办法和一大家子抗衡的,所以他决定参军入伍。
在部队里,当有人问到张扣扣为什么要来当兵的时候,他总是毫不掩饰地回答说:“强身健体,为母报仇!”

因为张扣扣的这一说法,他甚至在团里面被点名批评。
可即便如此,张扣扣依然没有改变自己想要复仇的念头,即便在退伍后进入工作,张扣扣依然没有忘记这件事。

这么多年过去,王家靠着承包村里的生意赚了钱,入狱的王正军也早早就出来了。
而王校军也靠着这么多年的积累,顺利当上了副乡长,买了一辆小轿车,日子过得也是风生水起。
眼看着自己的“杀母仇人”日子过得这么滋腻,张扣扣终于在2018年的春节,决定开始自己的复仇计划。

除夕这一天,按照当地的风俗,一家人除了要吃年夜饭,还要去坟上祭祖。
张扣扣躲在自己的楼上,悄咪咪地观察着自己邻居王家的情况。
他看着王校军、王正军两兄弟出了门,随后也乔装打扮,戴着口罩跟了出去。

等到两个人祭祖归来,张扣扣手握小刀,上去就把两人王校军、王正军兄弟俩给杀害了。
在连续犯下两宗命案后,张扣扣不紧不慢地来到了王家,拿着刀捅向了正在筹备年夜饭的王自新。
虽然张扣扣连杀三人,而且还放火烧掉了王家新买的小轿车。

但对于王自新的妻子,张扣扣却并没有痛下杀手,而是选择放过了他。
事后有人分析说,张扣扣的作案动机很明确,他要的就是复仇。
而王自新的妻子因为当年没有直接和张扣扣的母亲有过肢体冲突,所以才被张扣扣饶了一命。

但这一时的善心显然不能掩盖张扣扣犯下的罪行,这件牵扯三条人命的大案立刻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在外潜逃的张扣扣本来想要去找他所谓的“真正凶手”王富军。
可因为他这时候并不知道王富军在哪里,自己身上的钱也都花光了,于是只能选择投案自首。

在张扣扣犯案之后,最难以接受的事实莫过于张扣扣的姐姐和父亲张福如两个人了。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在张扣扣心中埋下如此深的怨恨,更没想到张扣扣会以如此激进的方式来复仇。

虽然张扣扣觉得自己为母报仇天经地义,可是他毕竟是触犯了法律,肯定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张扣扣为母复仇的案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不少人都觉得张扣扣犯案事出有因,应该从轻判罚。
更有甚者甚至认为张扣扣犯案是因为之前对王家处罚太轻所导致的,如果判处王家父子三人死刑,又怎么会有如今的结果?

其实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就能看出来,不少人的法治思维依然停留在“青天大老爷”层面,而没有上升到真正的法治层面。
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依照法律来办事,也就是说无论是律师还是法官,他们都没有权力来给一个人定罪或脱罪,他们只能通过法律条文来断案。

人们总是希望看到“皇上赦免臣子”这样法外开恩的戏码,也喜欢看到包公“铡美案”这样先斩后奏的故事,可唯独觉得依法办事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张扣扣案这样的复杂案件,希望能够作为特例来处理,也就是发挥人治的作用。
可是这样的想法倘若真遇到包拯这样的“青天大老爷”还好说,要是遇到了某个贪官污吏,估计也是有理说不出。

诚然,很多时候法律条文不能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就比如说张扣扣一事,很多人都觉得他为母复仇是情有可原的。
但这并不能否认法治社会建设是进步的,更不能否认依法办案是正确的。

网友们的这种“情有可原”只能建立在人情层面上来考虑,不能成为法律断案的证据。
抛开一切舆论导向不提,张扣扣的故意杀人和损害财物的行为都是确凿的。
如果每一个杀人案都要按照这种说法网开一面的话,那么法律的权威性也就不存在了。
就如同张扣扣在庭上所说:谁杀人没个理由呢?

综合诸多因素考虑,最终一审判决张扣扣死刑。
曾有一些精神病学家想要用精神病来为张扣扣脱罪,他们觉得张扣扣幼年的时候目睹了母亲遇害,肯定遭受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但是这一请求最后被汉中中院驳回了,理由是经过调查,张扣扣犯案和被捕时的思维十分清晰。

2019年,张扣扣被依法执行死刑。
他在生命的最后,向死者家属致歉,并希望死者的家属能够谅解他所做的行为。

张扣扣案虽然就此告一段落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并没有结束。
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法治和人情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加强居民的法治意识,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复仇或许能够抒发张扣扣内心的愤怒,可最后只能埋下更多的痛苦,让活着的人继续承担。

在张扣扣死后,他的姐姐便很少再回家了,父亲张福如也又回到了一个人生活的日子。
只有张扣扣的老班长会时不时地去看望一下张福如。

一场纠纷,最后却毁掉了两个家庭。
在哀叹之余,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场悲剧的背后,是人们法治意识淡薄所导致的,我们的法治建设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部分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张扣扣称作案时精神处崩溃边缘 公诉机关:思维清晰
新浪网|张扣扣案:1996年的判决原文被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