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一周法治要闻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 2025-04-27 13:32:19
01.两高”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5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配套发布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典型案例,涉及实践中常见的法律适用争议问题,这些案件的办理体现了《解释》的精神,有助于对《解释》的准确把握和正确适用。

02.最高检部署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活动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活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活动。《方案》要求,各地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聚焦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中严重损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民事权益的违法情形,进一步加大监督办案力度,确保当事人胜诉权益得到实现,有效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民事权益。

03.中缅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新战果

为纵深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缅双方不断加大执法合作力度,持续开展集中清剿行动。近日,缅甸执法部门将前期在缅掸邦南部当阳、勐休等地抓获的920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通过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打洛口岸全部移交中方。这是继临近我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被彻底铲除后,中缅两国执法部门在缅甸纵深地带持续深入打击电诈犯罪取得的新战果。

04.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近年来,公安机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生物安全的犯罪活动,坚决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公安部集中公布一批公安机关加强生态警务建设事例与打击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

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5年4月22日,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受贿案,对被告人李鹏新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追缴在案的李鹏新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06.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4月27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分为5编,包括总则编、污染防治编、生态保护编、绿色低碳发展编、法律责任和附则编,共1188条。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通过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编纂一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

07.最高法公开宣判“NP01154”玉米新品种侵权上诉案

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其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对恒某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金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宣布撤销原判、依法改判金某公司停止侵害、赔偿恒某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5354.7万余元,并明确了停止侵害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以及迟延履行金等。据悉,本案是我国目前判赔金额最高的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

08.公安机关去年立案侦办侵权假冒犯罪案件3.7万起

4月25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等专项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依法严打各类侵权假冒犯罪,在赋能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文化繁荣、保障民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服务支撑作用。2024年,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3.7万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