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黄牛圈养防掉膘,半年育肥期,山东平原,营养管理是关键

小红养殖 2025-02-26 20:37:53

鲁西黄牛圈养防掉膘,半年育肥期,山东平原,营养管理是关键

鲁西黄牛,在山东平原那可是颇有名气。这牛啊,身躯高大,肌肉发达,毛色多是黄褐色或者红棕色,牛角粗短、向后方弯曲,模样甚是威武。鲁西黄牛的价值可不小,它肉质鲜嫩,肉香浓郁,是餐桌上的美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而且,经过精心饲养,其牛肉的市场价值还相当可观。

在山东平原地区,有不少养鲁西黄牛的养殖户。这鲁西黄牛在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个痛点,就是掉膘问题。像有些养殖户,家里是散养模式。有一年,村里李大爷家的鲁西黄牛,到了秋冬季节就开始掉膘,可把李大爷急坏了。原来啊,当地气候到了秋冬开始转凉变干,李大爷以前的做法不太科学,只知道按照老经验,给牛喂点粗饲料,想着牛自己能对付过去。结果呢,牛掉膘严重,来年春天的时候那牛瘦得不像样,产肉量和质量都不行。

在养殖场的集中饲养场景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德州肉牛养殖场的张经理就遇到过。他刚开始只注重肉牛的品种选择,觉得鲁西黄牛本身长得快,没太在意营养管理。结果到了半年育肥期快结束的时候,发现有不少牛虽然没有生病,但是膘情就是不理想。后来张经理去南方考察养殖经验,南方的养殖户告诉他,在南方湿热环境下的牛,饲料配方和饲养方式跟北方干冷环境是有很大不同的。南方主要是为了防潮散热,而北方则要考虑牛如何在寒冷中保存热量,更需要注意营养的全面补充。

鲁西黄牛的半年育肥期是很关键的。3个月左右的时候,牛的生长速度开始加快。这时候如果营养跟不上,掉膘现象就很容易发生。而营养管理也大有讲究。就拿饲料来说,有不少品种的饲料都很重要。比如说苜蓿,它是一种常见的优质牧草,富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不同种类的苜蓿,像紫花苜蓿,它的营养价值就比普通苜蓿要高。还有黑麦草,在生长旺盛期能提供大量的纤维素。但是这两种草如果搭配比例不对,也会影响牛的生长。就像有的养殖户,像我听说的一户,按照1:1的比例喂,结果发现牛的长势不是很理想。

北方的环境比较干冷,鲁西黄牛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能量的需求比较高。山东平原上的养殖户在圈养鲁西黄牛防掉膘方面也有自己的小经验。比如在饲料里适当添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有个山东济南的朋友,家里养了几头鲁西黄牛,他冬天会在饲料里比平时多放20% 的玉米,而且还会添加一些红薯,既能补充糖分又能让牛吃得舒服。而且他会经常给牛圈铺上厚厚的干草,让牛睡得暖和,防止因为寒冷掉膘。

还有一些绿植,虽然不常见但是在鲁西黄牛的养殖中也有作用。像刺槐,它的枝叶牛也能吃,刺槐的饲料有清热去火的效果。还有沙打旺,耐寒又耐旱,即使山东平原有些干旱的天气也能生长,可以为牛提供一定的营养。对比起来,苜蓿适合在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产量高;沙打旺适应环境差一些的地方。在南方,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绿植饲料,比如红三叶,它富含蛋白质,在南方一些山区养殖牛的时候可以利用,和苜蓿相比,红三叶的种植成本可能更低一点。还有紫云英,在南方水田边比较常见,到了春天牛吃了它长膘都快,和北方的羊草比起来,紫云英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

到了6个月的时候,育肥期即将结束。这时候对鲁西黄牛的膘型把控很关键。山东平原的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会定期测量牛的体重、体脂率等数据。他们深知这半年时间就像一场赛跑,每个阶段都不能松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饲料的选择,饮水也很重要。水如果不干净,也会影响牛的健康,进而导致掉膘。有的养殖户使用大水缸存水,但是夏天水容易变质滋生细菌,影响牛的消化。后来有的养殖户安装了饮水设备,保证牛随时喝到干净的水。

在养殖周期中,不同地区的饲养方式也因为南北地域差异有所不同。北方的养殖场规模可能相对较大,养殖方式更倾向于大规模圈养。在山东平原的养殖场里,为了防止牛掉膘,除了营养管理,还会通过运动来调节牛的身体状况。但是又会把握好运动的量和强度,太少达不到效果,太多会消耗牛的能量。就像有的养殖场每天上午让牛在特定区域运动2个小时,下午再运动1个半小时,这样牛长出来的膘又壮又好。而南方的养殖场环境不同,养殖的牛可能更多的是半散养的状态,对于营养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在某些小型养殖场就不如北方。

在这半年的育肥期里,防疫工作也不容忽视。一旦牛生病了,即使有再好的营养管理,也可能影响膘情。像口蹄疫这种常见的牛病,在山东平原的一些养殖户就吃过亏。有个养殖户的牛群得了口蹄疫,开始没当回事,结果牛群整体掉膘,好多牛的蹄子都烂了,后来花了好大功夫去治疗,耽误了半年的育肥计划。这就像打仗的时候,后勤保障没做好,战士们(牛)也没力气打仗(长膘)了。

我们再看看网友分享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位网友说他在山东平原的亲戚养鲁西黄牛。亲戚是个新手,刚开始完全不知道怎么喂牛。只知道每天给牛喂饱就行。到了夏天,牛的食欲下降,可他没发现。结果到秋天发现牛比别的正常喂的瘦了一大圈。这网友就很纳闷,上网查资料、请教别人,才知道夏季牛的饲料配方得调整,水也很重要。还有网友提到,他有一次去山东一个农村的养殖户家里玩,看到牛圈旁边种了一片苜蓿,牛吃得可欢了。他觉得这牛的生活条件真好。其实这也是营养管理的一部分,把优质饲料就在手边,随时能吃,牛自然长得好。

养殖鲁西黄牛,从它的养殖起始,就需要规划好育肥的目标。这半年内,每个月的增长目标都要心中有数。像有些养殖户,会制定一个表格,每个月检查牛的生长情况,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达不到,就得分析原因,是饲料的问题,还是养殖环境的问题。这就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在山东平原这样的农业大省,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识到这一点了。

对于鲁西黄牛的育肥,饲料的加工也很有讲究。比如把秸秆类饲料粉碎后,可以和其他营养丰富的饲料混合,这样能让牛更好地消化吸收。如果不粉碎,牛可能吃不进去,或者吃了也消化不好,导致掉膘。而且加工的时候还可以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像铁、锌这些,能让牛少生病,长膘更好。在北方的一些矿区附近,养殖户发现牛容易出现缺铁的现象,就在饲料里添加了专门的补铁剂,牛的健康状况和膘情都有了明显改善。

在山东平原的养殖过程中,还有很多关于鲁西黄牛的有趣故事。有个老养殖户,养了一辈子鲁西黄牛。他说以前的时候,牛都是散养,虽然长得慢,但是身体结实。现在虽然有育肥的要求,但是不能把牛累坏了。他给自己家的牛定了个活动计划,既保证牛有足够的运动,又不会过度劳累。这就好比我们人工作一样,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牛也一样。

鲁西黄牛的半年育肥期还和它的生活规律有关。比如说,牛白天吃草,晚上休息,养殖户就得根据这个规律调整饲料的供应时间。在山东平原农村的小养殖场里,养殖户会跟着牛的生物钟来喂料。早上天刚亮就喂一次,中午再喂一次,晚上天快黑的时候喂一次。这样规律的喂料,牛吃起来很舒服,膘情也会比较好。

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鲁西黄牛的营养管理也越来越细致。以前可能只关注饲料的种类和数量,现在还会关注饲料的营养比例、加工工艺、投喂时间等。就像鲁西黄牛这半年育肥期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长膘了,还要长得壮、少生病。这时候,营养管理就像是一件精心打造的工艺品,每个细节都要恰到好处。不管是山东平原还是其他地方的养殖户,都在这条科学的养殖道路上不断探索。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像山东平原这样传统的养殖土地资源会不会受到影响呢?鲁西黄牛的养殖又能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持续创新发展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