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用户千万别点进来,我怕你看完会爱上安卓。。。

鲁大师 2025-04-28 19:20:18

今天鲁Sir也不遮着藏着,如标题所述,就是来给广大iPhone用户“祛魅”的,因为咱也从几年的iPhone 机主,在最近几个月转投了安卓阵营的怀抱。

这台iPhone 16 Pro,已经算是曾经“前任”,而旁边这台安卓机(OPPO Find X8s),则是鲁Sir现在的新欢。

有人说,iPhone转向安卓会出现“戒断反应”,例如单击屏幕无法亮屏;依旧保持左侧滑动返回习惯;喊出那句“嘿,Siri”没响应;随时查看电量等各种不习惯。。。但鲁Sir想说——从iPhone转向安卓,这哪门子存在戒断?明明是“重生”!

今天就用从iPhone换成安卓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为什么鲁Sir宁愿被果粉骂,也要大声喊出:安卓,Yes!

手感:iPhone“适人握持”,安卓何尝不行

如果你还认为iPhone的尺寸更加“适人握持”,那OV米人家出的小屏旗舰(OPPO Find X8s、vivo X200 Pro mini、小米 15),似乎在握持手感上,也不差iPhone几分。

再者iPhone也才从15系列开始重回微弧中框和2.5D,而12~14系老用户不戴壳握持,跟捏“砖头”似的,完全可以称之为“手感灾难”。

返回逻辑:iPhone的玄学,安卓的直觉

当然与屏幕尺寸强相关还有另一大直观感受——返回手势,这个与点击APP图标一样,每天不知道得重复多少次的高频操作,在iPhone上的体验至今仍然是“一坨”。

如果说在iPhone标准/Pro版上左侧返回其实并不难,那鲁Sir问你:某些App内返回上一级必须得点一下屏幕左上角返回按钮,就算是果子自家应用App Store、相册等界面左侧返回也会失效,大拇指几乎得跨越整个屏幕对角线去点击左上角。

再者,比如类似评论区界面,左侧返回还可能与上下滑动手势撞车,手指滑动路径不水平,有几率识别成上下滑动。还有某些输入法界面,左侧返回也无法生效,只能靠点击。

而安卓,不管处于什么界面,不论向左还是向右滑动,都能返回上一级界面,而且这个返回是强制的,遇到流氓弹窗时贼好用。虽说右侧返回界面却是向左划出的动画,但至少人家操作的学习成本很低,手指也不必在屏幕上辗转腾挪。

可能有人会提到魅族的mBack交互方式:轻按小横条返回上一级、重按小横条返回桌面、长重按小横条锁屏。额。。。果子连返回逻辑都没强制统一,大概率是不会直接这样干的。

信号:iPhone的痛,安卓的基操

另外,对鲁Sir而言,换机后感知最明显的就是信号!过去出门,像什么地下停车场、电梯或者人多的商场,信号差劲得让iPhone秒变砖头。

当换上安卓成为主力机后,我才发现,之前过的都是什么糟糕日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满格信号几乎是基操。

别说什么iOS 18.4最近更新的5G-A信号,安卓前几年早就用上都不说了,由于果子硬件原因,iPhone 13此前的老用户,是无缘体验5G-A的。

地下车库、电梯这类地方,iPhone信号该差还得差,实际体验可能就只是信号栏多了一个字母“A”。

微信延迟:iPhone的日常,安卓表示此为何物?

不光信号,iPhone的微信消息延迟更让人头疼!

iPhone用户应该最懂这种痛:微信通知响了,点进去却转圈圈,消息死活刷不出来。原因?苹果使用统一的推送服务APNs,当微信消息到达时,需先通过APNs的核准和处理,才能将通知推送给用户。整个推送过程让消息“人间蒸发”的那几秒,你盯着屏幕被罚站就问尴尬与否?

显然,安卓的推送几乎实时直达,打开即看,尽管需要微信常驻后台多耗那么一丁点电量,但至少不会被罚站。

续航焦虑:苹果教你省电,安卓教你放肆

除此之外,安卓阵营的续航和充电速度也是咱弃果投安的原因之一。

拿iPhone 16 Pro电池容量为例,这代已然上涨至3582mAh,就算能靠着系统优化,减少后台App活动和通知推送,降低待机时的电量消耗,但电池就那么点大,勉强一天一充,尤其现在电池健康还是100%状态。

鲁Sir同事就有一台80%健康度的iPhone 13 Pro,出门不是开低电量模式,就是挂个尿袋(充电宝),想着咬咬牙换个电池,结果官网700多一块原装电池,又让他望而却步。

再加上iPhone16系列“理论支持”的45W快充,实际峰值充电功率也就30W不到,碰上晚上睡觉忘记充电,第二天早起上班,通勤路上再次被罚站的可能性很大。

反观安卓这两年,没个5000mAh以上容量的电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电池,至于充电功率,不说什么120W、240W,随随便便拉出个80W充电头,充电速度照样甩果子好几条街。

摄影摄像:iPhone真实感vs安卓一键出片

鲁Sir承认iPhone视频拍摄依旧属于无敌状态,动态范围、焦段切换平滑度、防抖水平均在安卓机之上,这也是目前大多自媒体工作者用移动设备拍视频时,大概率掏出iPhone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随手拍照以及照片质感上,iPhone也的确不比安卓。你说iPhone照片更具“真实感”,咱也认,至少鲁Sir目前用手机拍照,就图个“傻瓜式”操作,别管安卓这边是饱和度战士亦或算法滤镜高手,咱点下快门的目的无非为了快速出片,恨不得直发朋友圈。

再者iPhone这夜景下的鬼影、过曝,你还能忍多久?

其次,安卓这边针对图片的AI功能丰富程度更是多到爆,以咱手上这台Find X8s举例,AI图像助手内就包含了几大功能:「AI消除」「AI超清像素」「AI去拖影」「AI去反光」。

最新的「AI灵感成片」还能自动梯形校正、二次构图、自动调色,就算拍的废片,都还可以用上述这些AI功能挽救一波。想在果子上体验到这些?呵,老老实实掏钱开个三方修图软件会员吧,例如美图秀秀。

既然提到AI,国内各家手机的AI功能都已经趋于成熟:AI识屏、AI通话摘要,语音助手接入Deepseek等等。

反观iPhone,Apple Intelligence至今还没个准信儿。

系统功能/流畅度:iPhone吃老本,安卓在进化

还有特多功能,是鲁Sir从iPhone转安卓后的爽点。

首先「通话录音」不再会通知对方,甚至还能把录音转文字,生成备忘录待办事项,反观iPhone的通话录音会告知电话另一头,纯属“脱裤子放屁”。

除此之外,安卓这边像长截屏、骚扰拦截、应用双开、小窗模式、分屏模式、私密空间等等功能哪个不比iPhone用着爽?

而此前iPhone还有个此前困扰鲁Sir的痛点,那就是iPhone的NFC录入小区门禁卡非常麻烦,还得花钱开通一张交通卡,然后去找物业写入,而安卓一碰就能模拟好门禁卡。。。

至于系统流畅度,iOS的确是鼻祖,不过安卓如今的各种动效、稳定程度都可以说做到媲美水平。尤其是鲁Sir上手这台OPPO所搭载的ColorOS 15时,体验过它的“并行打断动画”后,我几乎没有察觉到从iPhone转到安卓的动效不适应。

另外安卓这边也普遍开始了兼容苹果生态,就拿最基础的互传照片、视频、文档说吧,米OV均能通过自家的互传App:OPPO的《O+互联》、vivo的《互传》、小米的《小米互联服务》与iPhone互传文件,甚至OPPO和vivo还支持碰一碰互传。

逃离iPhone后,像是发现新大陆

上述安卓这些优势,苹果是真没能力去抄么?那必然不可能,更多的是不愿意去做,甚至就连当初换Type-C口,如果不是当初欧盟刀架在了脖子上,它会改?

总之从iPhone换到安卓后,鲁Sir就像从“无菌实验室”跳进热带雨林——一开始有点小慌,但很快就会发现:原来手机还能这么自由、这么好玩?

如果你受够了iPhone的信号摆烂、续航尿崩、功能阉割。。。或许是时候试试安卓了。

0 阅读:0

鲁大师

简介:专注于IT行业圈硬件评测资讯,收罗科技新闻趣事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