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走向内耗和崩溃的根本所在

老蚂蚁是电子迷 2024-01-21 15:21:00

企业管理本质上业务水平与人情练达的双标准选择,企业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主要来自于中层管理的有效性,高层做战略和规划,负责选定合适的中层执行者。

大部分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创业期间人不多,但一人抵一个团队,每个人如狼似虎,判断,执行,魄力都是一等一的选手,无往不利!无坚不摧!但是企业一旦从创业期做到成熟期,人数增加,岗位部门开始明确分工,随之而来的就是效率和战斗力的急剧下降,内耗不断的增加,管理成本逐渐攀升。其核心原因主要就是中层的用人不当所致!

大部分人其实都不具备管理能力,而这个能力他不是通过书本学习就可以领会贯通的一种能力,有的人无师自通,有的人你即使给他再多的支持他在那个位置上也没有建树。

行军打仗,小到班排级别的领头人,他若想要能够带领他的手下达成战略目标完成任务,他必须在小队中有过人的本领,但过人的本领也只是手下的人服从你的指令而已,若想手下的人愿意跟着他干,身先士卒,荣辱与共,勇于担当都是必须的基本素养,在做到这些基本功以外,人情世故的嘘寒问暖是必不可少的感情投入,而且必须付出真情实意,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格局和长远眼光,但牵扯到他自己的实际利益他是能够算的清清楚楚的!所以团队的带领着的选择其实要比找战略家更难,一个公司只需要一两个战略规划者即可,但执行层却是会需要的越来越多。

所以中层管理者的选择,何以服众?是一个需要长期观察的选择过程。很多不合格的中层管理者,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报喜不报忧和对上级的察言观色,想尽一切办法哄上级开心其实是很多中层管理者的日常操作,不信你可以放任一段时间不去过问他的一切,远离他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中层管理者除了指手画脚,偷奸耍滑以外,根本就不会亲历一线身先士卒,他只管把需要干的活找到一个倒霉蛋安排下去就完事了,对过程没有把控,对结果不做沟通,只要没人找他麻烦,那就皆大欢喜。

向下摆架子,向上阿谀奉承这就是大部分中层和团队领导者的实际情况,所以扯皮和效率的下降,管理成本的上升就是必然。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一个中层管理者若是从来不在高层上级面前去给团队中的人争取利益和实际的薪水回报,这种情况他的团队战斗力和执行力绝对是一盘散沙,你别指望他能够带出好的团队并做出好的业绩,他的团队人员流失会非常严重!

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建立有效的轮岗机制或者淘汰机制,大部分人性格中都存在“三分钟热度”的人性缺陷,当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久了,人本性的懒散和贪腐必然会滋生。岗位的轮换和选举淘汰是治理这种问题的必要手段,否则,一个人长期在一个位置上呆着,人浮于事,权利贪腐,任人唯亲的这些问题就必然会逐步蔓延;由于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必然形成部门的利益团体,在遇到跨部门的问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甩锅,推责的情况。

对于高层来说,如何能够去把握企业的战略方向,同时又能够亲历一线去体验市场和基层的实际情况是高层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去发现执行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其实是人才培训发现的过程,从基层去提拔选用人才,让当下的中层能够时刻的感受到危机,让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做的不好,很有可能就会被下边的人替换掉他,这个人可能来自本部门,也有可能是其他部门。

简而言之,企业的后期发展的好坏,是否能长久,最重要的是中低层管理人员的选用和发现,若无法激活上下流通的升迁机制,则企业必然会进入到企业成长的温水区,直至被市场抛弃。

0 阅读:1

老蚂蚁是电子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