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不异地,异地不乡镇”
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上岸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体制内和私企完全不同,私企不开心了拍拍屁股就走,可体制内有服务期、各种限制,就连辞职都得层层审批,还要专门有人谈话,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要半年,真的是既费劲又费心。你花了那么多精力考上编制,谁还舍得轻易辞职呢?考编基本上是一辈子的事,一岗定终身,没点关系调动是非常难的。打个比方,就像结婚一样,你绝对不会随便嫁到一个外地去,更别说偏远乡镇了。异地编制并不一定不好,但现实摆在那里: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优势谁能拒绝?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个编制跑到外地,那可是许多编制同志吃过的血泪教训。有的人觉得先上岸了再继续考,但这又要看现单位是否允许你在职考试,要是单位琐事不断,你还有心情沉下来好好备考吗?
家庭与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吸引了很多人,但如果选择异地工作,就意味着离家远了,照顾父母、陪伴配偶、教育子女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不仅租房、通勤成本、时间都大大增加,熟悉的本地语言、文化和人际关系也会不复存在。在外地,你永远是个“外地人”,生活、交流都不方便。更何况有些地方排外,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岗位任用上往往更倾向本地人,外地人晋升空间被挤压得很厉害。
在本县工作,你至少享受着同一个组织部、同一个人社局的管理,调动起来也更容易。比如最开始在乡镇工作的同志,未来有机会通过调动回到县城或者更好的单位,组织部、纪委之类的部门经常会抽调乡镇人员。但如果你选了异地工作,想回本地调动,难度就超级大,可能会被困在外地很长时间,回家的路也越来越远。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就是心理归属感。异地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孤独漂泊,遇到困难时缺少家人的支持和朋友的陪伴,真的挺让人心累的。而在本地工作,即使岗位条件一般,你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下班还能和老朋友聚聚,回家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所以,大胆考吧,别想太多,上岸总是有办法的!感谢大家的认可,愿你们早日上岸,拉满弓,不惧风雨,不惧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