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和31日,全国人社工作会议在北京已经顺利召开,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全国人社会议,对退休人员都有什么影响?
全国人社工作的会议不仅是对2024年人社工作总结,更是对2025年工作的规划。在会议中再次提及健全社会保障系体系,对于退休人员而养老金的增长便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无论是在中央工作会议还是在全国财政会议,都对城镇职工养老金问题做出了明确肯定:适当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知道2025年对于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工作原则是“适当提高”。为什么要提“适当”两个字儿,而不是提高呢?
这是由于,现在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底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达到3762元,相比于2012年时的人均养老金1686元,已经上涨了近一倍之多。

虽然,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涨幅是在逐年下降,但人均养老金涨幅仍然以每年70元至100元左右数额的增长,也体现出其养老金基数之大。
无独有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更是已经高达6147.28元。是企业退休人员的2倍。
如此一比较可得知,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足以让广大退休人员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在2025年养老金增长方面讲究“适度”,而不是过度上涨。
虽然全国各省份之间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总体来看均已经超过了月养老金3000元以上,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已经得到了极大提升。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性养老金。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可以得知在城乡居民养老金方面是“提高”,而不是“适当提高”。这也希望出一个信号:2025年养老金的增长重心是放在城乡居民基础性养老金增长上。
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现在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为234元左右,还不到企业退休人均养老金的1/10。而我国约有1.7亿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尤其是广大农村的农民朋友,养老金每天才7元左右,确实无法满足正常的生活开支。
虽然在北京市、上海市的城乡居民的基础性养老金,已经达到了961元和1490元,但这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省份地区基础养老金只有100元-180元左右,所以在2025年着力重点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2024年,城乡居民基础养金上涨20元基础上,人均基础性养老金达到124元。虽然相比以往年份儿增长幅度较高,但在物价飞涨的时代,明显有些“杯水车薪”。
所以,在中央三次会议中明确提出养老金的上涨消息的背后,广大城乡居民退休人员盼望2025年能有大惊喜!
对此,你认为2025年养老金会有大涨幅吗?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