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退位:终于可以卸下“007”的劳累工作了

Vista看天下 2019-04-30 14:43:12

撰文 | 白崭

VISTA看天下特别报道,独家发布大鱼号,禁止转载。

当地时间1月28日,日本东京,明仁天皇出席日本第198届例行国会开幕仪式。(东方IC 图)

4月30日,东京,皇居“松之间”,明仁天皇端坐在殿中央菊花纹饰的天皇玉座上,侍从依次步入,将剑玺(即“三神器”中的八尺琼勾玉和天丛云剑),以及国玺和御玺放置于桌上。

30年前的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因病去世,随后在这座宫殿里,皇太子明仁接受大臣呈上代表皇权的剑玺,即位天皇。

30年后,还是在这座宫殿里,现场包括日本首相、阁僚、参众两院议长、知事代表以及他们的配偶等三百余人,以及数以千万计视频关注者见证下,明仁天皇宣布“退休”——再不用身着黄栌染御袍了。

不过,虽然明仁退位了,但严格说5月1日即位的德仁还不是“名正言顺”的“今上天皇”,他还需要5月8日在宫中三殿出席“期日奉告之仪”,10月22日举行即位核心仪式“即位礼正殿之仪”,以及最关键的,通过11月14至15日的“大尝祭”与“众神”沟通,继承“神格”。

至于这一套天皇退位、新皇即位流程的正确性,负责规划的宫内厅乃至日本政府都无法保证,事实上,如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所说:“(天皇生前退位)日本政府也是第一次做这样的活动”。

宽松世代又如何

明仁天皇变“上皇”之后,第一件要紧事就是搬家。

翻开任意一张东京交通图,在密密麻麻五彩斑斓的各条线路标识当中,市中心有一块格外醒目的空白地块,所有交通路线都要绕行。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约等于16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这块地,自1868年明治天皇从京都迁居至此,就一直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宫殿,皇居。

两千余年里,日本天皇迁居相当频繁,皇居奈良有过,大阪有过,京都当然也有。但自明治时代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皇居,日本只有两处,一个在京都,一般叫作“京都御所”,皇室弃之不居,现作为景点向游客开放;另一处就是东京这处,着过大火,挨过美军轰炸,但1968年大规模重建后就一直完好无损伫立到现在。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资料,东京皇居的价值高达2146多亿日元(约133亿元人民币)。不过这笔钱并不计在天皇账下,依日本宪法规定,皇居为国有财产,天皇只是一个合法的居住者。

1938年,日本东京,幼年的明仁。(东方IC 图)

因此,不再是天皇的明仁,按照日本宫内厅安排,要和妻子美智子先从皇居搬到旧高松宫邸——2004年明仁的叔母高松宫妃喜久子去世后,这里就再无人居住。最久在该处暂居1年半后,明仁夫妇再搬到儿子德仁做太子时期居住的东宫御所,届时,进行安装电梯等无障碍化改建后的东宫御所,改名叫仙洞御所——“仙洞”意指仙人所居洞府。

衣食住行上,明仁天皇过得一直和“仙人”差不多。

明仁夫妇的日常生活简单而且规律:早上六点半起床,接受由五名内、外科医生以及两名护士组成的御医队视诊,收看电视新闻,在皇宫里散步,然后办公。

天皇的“办公室”,也就是皇居内面积最大的宫殿,钢混结构,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延伸面积两万多平方米,从新年的朝贺到大规模的茶会,从首相的上奏到与皇后的商谈,天皇绝大部分的公务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宫殿和天皇的住所相隔大约500米,有员工驾驶的“御车”接送,但据说是为了锻炼身体维持体力,明仁天皇经常坚持步行。

天皇的住所在皇居的西面,由著名建筑家内井昭藏设计,里面除了大面积的私人空间,还设有接待室,以备天皇直接会客或进行办公,另外,专设一间“剑玺之间”,安置剑玺的复制品——相传原件在爱知县的热田神宫,就连天皇本人在做仪式的时候用的都是外观接近的替代品。

在皇居森林深处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双层建筑,那是宫内厅医院,这里虽然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但是设置的科目相对很多大医院还是比较有限的。1997年7月,美智子皇后因为得了带状疱疹紧急入院,却由于医院没有相关医疗设备,最终只好尴尬地被转送到其他医院,一时引发了社会上的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持“血脉纯净”,天皇需要做手术的话,比如2012年明仁天皇接受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不得不预先抽出自己的一部分血液,以备手术输血。

皇居东面的东御苑平日里免费向公众开放,皇宫警察本部就在里面。作为唯一一个由国家直属的警察局,皇宫警察本部约有1000人,职责范围也和地方警视厅有些不同,他们从不参与办案,唯一的使命就是守护皇居。“护卫一课”,主要负责天皇与皇后的护卫任务,剩下的“护卫二课”与“护卫三课”则分别负责皇太子一家和宫家的护卫。另外,由于皇居内没有专属消防队,皇宫警察本部顺带也承担了消防队的职责。

当地时间2010年8月24日,日本长野,明仁天皇夫妇打网球。(东方IC 图)

除了医院、警察局这样的设施以外,东京皇居里面还有一个养蚕所和一个生物学研究所。养蚕这项活动从明治时代起就一直沿袭下来,由皇后亲自负责。养蚕所里面主要养的是一种叫作“小石丸”的蚕。每年春季,美智子皇后都会在养蚕所里忙碌。

而生物学研究所纯粹是因为裕仁天皇对海洋生物感兴趣,所以才建立起来的。明仁天皇继承父亲的爱好,平日里公务不太繁忙的时候也会到生物学研究所里待上大半天。

根据日本著名记者森畅平所著《天皇家的钱包》披露,皇室服务人员阵容庞大,总数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一个24人乐团、30名园丁、25名厨师、78名水暖电工等。仅天皇一人就有4名24小时待命的医生,5名专门负责侍奉他更衣的服务员,11名专门帮他准备日本国教神道教典礼的工作人员。由于皇室生活多繁文缛节,照料明仁天皇夫妇的“侍从职”多达80人,用一句话描述就是:“负责擦桌子的女仆绝不能兼做擦地板的活儿”——据报道,明仁退位后,宫内厅内将新设照料上皇和上皇后的“上皇职”,规模与“侍从职”相当。

皇室成员的日常饮食倒是与一般家庭看上去区别不大。早上以吐司、燕麦片、色拉及水果等西式早餐为主,晚餐可能是以浓汤、香煎白肉鱼、烫青菜等搭配出的西餐,有时也会吃面食、盖饭及咖哩饭等——每日饮食的菜单,由大膳课参考美智子皇后和雅子太子妃的意见后,在两周前确定。

皇室成员的饮食由专属厨师负责烹调,宫中厨师分成五个部门:第一单位负责和食(日本餐),第二单位负责西餐,第三单位负责和果子(日式甜点),第四单位负责面包与西点,第五单位负责太子所住的东宫御所。使用食材也相当特别,除了鲜鱼是从筑地采购外,诸如肉类、鸡蛋、牛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二十四种蔬菜,都是御料牧场特别栽种饲育的,仅供应给天皇夫妇及皇太子夫妇使用(其他宫家只能购买剩余产品)。

逃避“可耻”但有用

但奢华生活并不是无代价的,工作令天皇“快乐”——某种程度上讲,天皇这份工作不是996,而是007,更“过分”的,没有晋升空间。

作为日本国民知情权的一环,天皇夫妇以及其他皇族每年的公务安排,都可以在宫内厅的官方网站查询到。粗略统计一下,明仁天皇每年的工作数量要在一千件以上。

根据二战后1947年开始施行的《日本国宪法》,日本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天皇不再是旧日本帝国宪法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帝国元首,而是变成“日本国与日本国民团结的象征”。

“象征天皇”的第一大项工作就是各种文书的审批。说是审批,实际上天皇不具备任何修改或者驳回的权力,对于每一份提交上来的文书都只能予以通过——但明仁天皇坚持每一份文件仔细阅读搞清内容后才盖章。

印章的种类有“御名御玺”、“可”、“认”、“览”四种。

“御名御玺”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玉玺,跟天皇署名配套使用,天皇会先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由宫内厅的职员进行盖章(重3.5公斤,盖多了天皇身体吃不消);“可”、“认”、“览”则分别代表着“已批准”、“已认证”和“已过目”的意思。

第二大项是国内重要人士的谒见与授章。由于授章类型较多,颁发流程冗长,累计下来相当费时,但坐在最显眼位置的明仁天皇全程不能打瞌睡、不能玩手机、不能交头接耳,要保持一个“神”该有的海纳百川与和颜悦色——天皇大约一年要给2.2万人授章,平均每天约60人。

第三大项是“听取”内阁大臣汇报。出于对战争的反省,日本战后宪法规定:天皇不能干涉政治,其行为由内阁“助言”并经内阁认可、负责。也就是说,天皇必须服从内阁,不能有自己的“政治意志”。内阁大臣把自己所管事项向天皇进行口头报告,是为“内奏”,但是一般不允许把天皇的话语向外界泄露。

第四大项是外国元首、使节的会见,每次会见持续30分钟左右。每当有外国大使馆发生大使人事变动,还要举行“信任状捧呈式”,由天皇向新大使颁发证明对方正当外交使节身份的信任状。

第五大项看上去稍微轻松一些:在皇居举办宴请国内外宾客的大小餐会、茶会。

第六大项是“皇居勤劳奉仕团”的会见。皇居勤劳奉仕团是每年在皇居和各大宫家宅邸进行清扫的志愿者团体,年龄从15岁到70岁不等,由日本国民自发报名申请,住宿、交通费自己承担。在工作过程中,志愿者们可以借机深入到一些平日里不会向民众开放的皇家场所。为了感谢志愿者们的协助,明仁天皇夫妇几乎每周都会拨出时间来接见他们。

第七大项是皇室祭祀。皇室祭祀的数量虽然不是最多,每年大约30场左右,但在天皇的日程安排上具有绝对的优先级。此外,跟其它活动不同的是,祭祀活动的举行时间并不规律,有些在大清早开始,有些在大半夜开始,但每一场都需要天皇沐浴更衣严肃对待。

此外,天皇每年还有很多其他临时性工作安排,包括出国访问、地区访问、灾区慰问、战死者追悼会等等。

综上,过去的三十年,每天,明仁天皇的工作,就是按照宫内厅制定好的活动计划,走规定的路线,去指定的地方参加预定的活动,会见预定的人物,说些按规定要说的话,连说话的节奏也都得按照“皇室的节奏”,脸上必须充满“皇家的微笑”。

简而言之,日本天皇大体是“人形签字机”、“人形致辞机”、“宴会主持人”、“颁奖机器”的组合体。

2016年5月19日,熊本县南阿苏村,明仁天皇跪在临时避难所的地板上,跟地震灾民讲话。(东方IC 图)

而在《皇室典范》的条文中,天皇这份“职务”是以生命终止为任期结束的。

2016年8月8日,82岁的明仁天皇终于“任性”了一次,他跳过内阁和首相安倍晋三,通过NHK的直播屏幕,向国民表达了自己希望生前退位的意愿。

“数年前我两度接受外科手术,年龄增长让我倍感体力低下,我因而开始思考,如果今后我难以履行以前那种重要职责,那么我本人如何自处;同时也在思考,对于国家,对于国民,对于步我后尘的皇族,怎样做才是最好?”

世界唯一的花

当日本民众在NHK放送中,看到年迈的天皇缓缓说出自己想提前退位的请求时,许多人的第一个反应是:

“啊,您辛苦啦!”

明仁天皇出生于1933年12月23日,根据严格的日本皇室传统,他从两岁开始同父母分开生活,在皇家幼儿园长大,接受皇室教育,按部就班地走着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之路:成为“现人神”。

1946年,想象着“安娜与国王”的情节,美国儿童文学家伊丽莎白·维宁来到东京,给明仁做英语私人教师。第一次见面,她给自己这位学生起名“吉米”,明仁高声指正说,“不,叫我皇太子!”

少年明仁此时并不知晓,战争之后的和平过程,会让他的思想与价值观受到怎样的冲击与洗礼。

1948年12月23日,这是明仁的15岁生日,也是东京审判中的甲级战犯们被处以绞刑的日子。盟军选择在这一天处决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人,或许就是为了不让明仁走上跟自己父亲一样的军国主义道路吧。

在日后撰写的《皇太子的窗户》这本书中,维宁提到了这一天明仁的生活模样:

那天,裕仁天皇躲在房间里不出来,所以跟往年的生日不一样,明仁皇太子不能接受父亲的祝贺。

也许,这一天让明仁明白了,“象征天皇”的“象征”究竟何意。

明仁之前,担任过“象征天皇”的,只有他的父亲,在日本和世界历史上留下重大印迹的昭和天皇裕仁,其形象和地位极为复杂特殊。

1992年10月,北京,日本明仁天皇夫妇访华,参观长城。(东方IC 图)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裕仁天皇足足有20年的时间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里。直到晚年,他才终于迈出国门,在1971年前往欧洲、1975年前往美国访问,当有记者问及一些敏感的战争责任话题时,裕仁天皇总会以“很难回答”或“不太理解你的意思”躲避过去。

明仁于1989年1月8日即位后,第二天就以比父亲明确得多的方式,向国民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我发誓,将与各位一起维护遵守日本国宪法,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随后,他又在2月10日明确提出:“国会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希望其能切实完成本职任务。”

事实上,皇太子时期,明仁就已经明显与云山雾罩的父亲有所不同。

1975年7月11日,明仁皇太子夫妇访问刚刚回归日本不久的冲绳县,结果在向“姬百合学徒队”纪念塔献花时,遭到当地激进派人士投掷燃烧瓶袭击。

自1945年日本战败,冲绳县一直由美军托管,直到1972年日本才恢复了完整的行政权与司法权。根据激进派的观点,冲绳是因为遭受近代日本帝国的侵略,才成为了日美战争的牺牲品,因此他们致力于“以冲绳人完成冲绳解放”。

但遇袭当晚,明仁皇太子公开发表的看法是:“通过这起事件,深刻理解到冲绳战役(注:冲绳战役持续82天,超过10万名日军战死或被俘,另有数万当地平民丧生)中县民的伤痕,希望对和平的期盼,能够带我们通往未来。”这种不批评袭击者、只宣示和平立场的做法,在日本皇族历史上极为罕见。

除了冲绳这样的敏感问题,明仁天皇对普通民众也富于温情,尤其是在历次灾害事件后。

1991年6月,长崎县云仙岳发生火山爆发,造成43人死亡,明仁天皇在1个月后与皇后共赴现场,跪坐着与灾民促膝长谈。这也是有记载以来,第一次有天皇跪坐在国民身边。

对此,明仁经常向媒体表示“天皇与皇族应努力与国民共苦共乐,以为国民幸福之心完成公务”,将慰问受灾群众视为自己作为“象征天皇”的宪法责任,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政客作秀。

日本媒体还在报道中特意指出,明仁天皇与灾民的对谈,不仅有礼,用的也不是令民众感到晦涩难懂的宫廷语言,而是现代日本语。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明仁天皇在第一时间提出,开放东京那须御用邸的职员浴室给一般国民使用。五天后,他又为国民录制了一段问候视频:“受灾群众切不可舍弃希望,要尽可能保重身体迎接明天开始的每一天”,为很多民众带来慰藉。

在许多日本人看来,这也许就是裕仁天皇和明仁天皇最大的区别:前者曾做过全国的“现人神”,而后者从头到尾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

而作为人的明仁,终于坚持不住了。

在过去接近200年,日本天皇皇位变更都是因前任天皇去世,往往来得猝不及防,而“平成”落幕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提前预告”。

2017年,日本政府就公布了明仁天皇的退位日期,给大家做足了心理准备。可以说,这就像是一场提前筹备的,盛大的花火大会。

“平成最后的XX”很快成为流行语。棒球少年在“平成最后的甲子园”中挥洒热血,天空中绽放着“平成最后的烟花”……

在“平成最后的圣诞节”,日本乐天推出平成怀旧玩具专区,重新上架电子宠物、四驱车、迷你掌上游戏机等玩具。2019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日本人排队争抢“平成最后的福袋”,罗森便利店推出“平成最后的薯片”,保质期到4月30日,明仁天皇退位当天。

在平成即将结束之前,日本共同社做了一次舆论调查,有73%以上的日本人都认为“平成是个好时代”。尽管经济低迷、通货紧缩,地震、海啸、飓风,甚至核泄漏,各种灾难不断,但人们依旧普遍认为:平成时代,是个没有战争的时代,是普通人也生活得有尊严的和平时代。

“一想到平成时代的日本即将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结束,就给我带来莫大的安慰。”2018年12月23日,明仁作为天皇的最后一个生日,他在每年例行的“生日短讲”中感慨道,“我作为天皇的旅程要告一段落了,作为国家象征,我打从心底感谢那些接受且持续支持我的人们。”

在多年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曾有记者问明仁天皇夫妇:如果隐姓埋名与公众打成一片,他们想干点什么。明仁回答:“此时此刻,我还真想不起来想做什么。不过我很乐意有更多时间享受大自然,做做研究。”

2019年5月1日起,明仁真的有时间享受一下了。

也许明仁可以多打打喜爱的网球了,当年就是在网球场上,他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所爱美智子。

明仁还曾两次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打网球,并且两次都战胜了他。不过,1992年那次交手后,老布什随即在国宴上感到身体不适,吐了宫泽喜一首相一身。

本文由《Vista看天下》授权发布。扫码下载Vista看天下App,阅读最新杂志《专访漫威宇宙掌门人:复仇者联盟的告别与重启》。

40 阅读:2239
评论列表
  • 2019-04-30 14:53

    是个拎的灵清的好人,知道天皇对于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自己作为天皇背负着什么,在甲级战犯移入靖国神社后他再也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