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妖怪就是人类,《水浒传》中的人类却是妖怪

阿春读书 2023-12-11 22:30:56

孙悟空是妖,是妖就免不了要吃人。孙悟空在花果山做妖时就经常吃人。据他自己说,他在水帘洞闲来无事想吃人时,便出去施展七十二变,将凡人迷入洞中,然后要么蒸、要么煮,将其吃了;如果一时吃不了,就将人肉晒干,以防变质。

虽然孙悟空是妖,但他又像极了人,或者说就是人,甚至比人还像“人”,因为他重情重义重报恩。比如“三打白骨精”时,唐僧肉眼凡胎,看不出孙悟空打死的是妖精,以为他滥杀无辜,一怒之下要赶走他,说道:“我不要你做徒弟了,你从哪来就回哪去吧。”孙悟空凄然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还不曾报答你的恩情。”

唐僧不耐烦道:“我跟你之间有毛恩情?休要给我戴高帽。”悟空连忙跪下叩头道:“俺老孙因大闹天宫,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幸亏师父救我脱身,如果我不助你上西天取经,显得我是个知恩不报的小人。”唐僧慈悲为怀,听悟空讲得诚恳、求得哀切,便回心转意了,说道:“既然如此,我且饶你这一次。但若再犯,立刻给我滚蛋!”猴子连连称是。

可惜孙悟空不知悔改,转眼又打死白骨精所变的“两人”。唐僧忍无可忍,写下一纸贬书,扔给孙悟空道:“臭猴子,以此为证,我再不要你做徒弟了,你赶快从我眼前消失。我若再与你相见,就叫我永堕阿鼻地狱!”孙悟空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用发誓,俺老孙这就滚蛋。”说罢,他将贬书折了塞进衣袖中,想走却又迈不开步子,便转身哀求道:“师父啊,我跟你师徒一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请坐,受我一拜,我才去得放心。”

唐僧转过身去不睬猴子,嘴里嘟嘟囔囔地念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这歹人的礼!”猴子见他故意不理睬,也不多说什么,伸手从脑后拔下三根毫毛,吹一口仙气,叫一声:“变!”立即变出三个孙悟空,加上本体共四个,四面围住老唐下拜。

唐僧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只能受他一拜!

孙悟空拜完,起身收了毫毛,正要离开,却又想到什么,转身对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同志,今后取经路上,你一定要留心提防那猪头,另外路上一定要当心。倘若有妖精把师父抓了,你就报我名字,说俺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听我大名、知我手段,想来也不敢把师父怎么样。”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会提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快走吧!”

孙悟空见唐僧终不肯回心转意,这才没奈何地离开了!

读《西游记》,你会发现,书中的妖其实是——人。而《水浒传》却刚好相反,它里面的人,往往是——妖。读《水浒》,读着读着,你会恍惚,好像是在读《西游》,因为人类的世界咋那么多吃人的“妖怪”呢?

比如,深夜,宋江孤身一人在清风山上走,一不小心被一条绊脚索绊倒,随后走出十四五个埋伏的小喽啰,他们一拥而上,用一根麻绳将宋江五花大绑,随后将他押解上山。到了山寨里,小喽啰先把宋江绑在柱子上,绑得跟粽子似的。随后,小喽啰商议道:“今晚没空手而回,等大王酒醒了,我们请他过来,将这小子开膛剖腹,挖了他的心肝做醒酒汤,我们大家也吃块新鲜肉!”

到了三更天,大王起来了。谁呢?锦毛虎——燕顺。这家伙原本是贩羊马的,因为亏光了本钱,便流落在绿林丛内打劫为生。

燕顺一看绑着个人,喜道:“正好!快去与我请得二位大王来同吃。”

这里的描写,是不是像极了《西游记》里的场景!比如,金角银角两个妖怪劫走唐僧、猪八戒、沙僧后,立刻把干娘请过来一起享用美味。干娘进入他们的洞府,问道:“儿啊,请我来有何事干?”金角道:“母亲啊,这几日儿等公务繁忙,不曾孝顺您。今早我们兄弟俩抓了东土唐僧,不敢擅吃,请母亲来献献生,好蒸与母亲吃了延寿。”

好了,说回《水浒传》中燕顺要请人一起吃宋江这个情节,小喽啰奉命去不多时,就把两位大王请来了。谁呢?只见厅侧两边走上两个好汉来:矮脚虎王英和白面郎君郑天寿。

三个头领坐下,王矮虎道:“孩儿们快动手,取下这个黑老粗的心肝来,烧三碗醒酒酸辣汤来!”你瞧这个王矮虎的口吻,是不是与《西游记》中妖怪的口吻一模一样?口口声声“大王”“孩儿们”,都与《西游记》如出一辙啊。

读到这里,你真的很难分辨,到底是在读《水浒》,还是在读《西游》?

只见一个小喽啰端了一大铜盆冷水上来,放在宋江面前;又一个小喽啰卷起袖子,手里明晃晃地拿着一把剜心尖刀。那个端水的小喽啰伸手捧水浇在宋江的心窝里。

为什么要泼冷水呢?因为人心是被热血裹着的,用冷水可以浇凉热血,再取出心肝来时,便脆了好吃。那小喽啰又把水直泼到宋江脸上,宋江叹口气道:“可惜宋江要死在这里了!”

这一场景中,又是锦毛虎,又是王矮虎,又是白面郎君,就是《西游记》中那些妖怪的称呼。而宋江,此刻很像唐僧啊!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