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欧洲人忌惮的李治,被历史低估

高琪琪 2023-12-15 16:47:55

也就是因为一些影视作品的演绎,使得我们对于李治这个皇帝有一定的偏见,感觉他是一个仁德的君主,却缺少杀伐果断,并且体弱多病,因而才让陪在他身边的武则天有了可乘之机,夺得了李唐江山。不过在欧洲人的记载之中,李治的形象与我们所熟知的并不一样,难道说他被我们低估了吗?

说实话,李治能够成为皇帝,感觉有幸运的成分存在,要知道在它上面有8个哥哥,再怎么轮,也不应该轮到他成为皇帝。事实并不是如此,要知道李世民第1个太子李承乾,就是李治的亲大哥,中间还有一个名叫李泰的二哥,三个兄弟乃是一母同胞。本来三人的关系很好,做大哥的也确实应该得到太子之位,然而李承乾却谋反,因而作为第2个孩子的李泰,感觉自己对于太子之位有了一定的机会。

只不过对于他做太子,长孙无忌却是不同意的,虽然说这三个孩子都是长孙皇后的孩子,性格却完全不同,即使说李承乾已经被废,李泰因为他的性格问题,也并不适合做太子,毕竟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是不可能让江山稳固的。因此在他的心中,最为合适的人选就是李治。

在影视剧中,李治能够获得皇位,除了嫡子的身份之外,就是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而长孙无忌之所以支持他,就是感觉这个外甥性格好,更好控制。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反倒是因为李治的上位,以长孙无忌,等人为首的关陇门阀,被李治连根拔起,这下手的狠辣程度,就连李世民都望尘莫及。

不过这都是之后的事情了,先来看一看眼下。长孙无忌支持李治,自然会让李泰忌惮李治,由于这个弟弟胆小懦弱,李泰本想着吓唬吓唬也就差不多收敛了,没想到他直接将这件事情捅到了李世民面前,这让李世民对他非常失望,因此剥夺了他继承皇位的可能。其实李世民也是比较偏向这个儿子的,毕竟另外两个儿子一直都在为太子之位而争夺,只有这个儿子谨遵儿子的本分,一直好好的孝顺自己。

由于唐朝的江山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即使李世民成为皇帝,也没有停止征战。所以皇位传到李治手中之后,他也一直在为扩张大唐的版图而努力。在李治去世的时候,心中最为遗憾的就是未能打下高句丽,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会李治继承,他也完成了李世民的遗憾,成功打下了高句丽,并且在此之前还吞并了百济。

也正是因为他如此强悍,使得大唐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盛大,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名字也就这样传到了世界,成为了欧洲人心目中的恐惧。然而之后的武则天,其实并不是因为李治实力软弱,而是他默许了二人共同治理大唐的情况,毕竟自己有风疾,需要人的帮助。而且武则天也曾差点被废,要不是伏低做小,根本不可能成为皇帝。可见李治真真是被历史所低估,我们也一叶障目了。

0 阅读:547
评论列表
  • 2023-12-15 21:21

    唐太宗打高句丽用力过猛,他如果自己不去,派几位大将将十万兵过去会好很多。《唐人的餐桌》正好是讲李治朝的。《天唐锦绣》讲太宗朝到李承乾当皇帝

高琪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