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5>争议的焦点

普窍 2025-03-26 11:51:28

《乘风 2025》自 3 月 21 日首播以来,迅速成为社交媒体和观众热议的焦点。然而,在这超高热度的背后,节目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尤其是在嘉宾评级和选人标准等方面,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质疑。

嘉宾评级争议:打分标准成谜

节目设定了独特的评级体系,初舞台表演后,由音乐总监赵兆和舞蹈总监淡淡两位专业评委打分,分为 SuperA(极佳表现)、5A(亮眼表现)、4A(合格表现)、3A(欠佳表现)四个等级。但这一评级过程却让不少观众摸不着头脑。

王珞丹的评级引发了大量讨论。她在初舞台主要进行了唱歌表演,后期加入了打鼓环节,整体表现较为平稳。然而,这样的表演最终却获得了 SuperA 评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妍霏,她带来了精彩的唱跳表演,舞蹈部分极具感染力,可演唱部分占比较少。评委给出的理由是宋妍霏演唱部分太少,所以只给予了 5A 评级。这一结果让网友们直呼 “双标”,王珞丹仅唱歌能得 SuperA,而唱跳俱佳的宋妍霏却因演唱时间短被压低评级,如此反差,让观众难以理解评委的打分逻辑。

专业歌手黄英的评级也令人费解。她在初舞台演唱《若月亮没来》时,唱功展现得淋漓尽致,音色优美,情感表达真挚,作为节目中为数不多的专业歌手,这样的表现理应获得较高评级。但出人意料的是,评委仅给出了 4A 评级,这一结果让众多观众为黄英感到惋惜,也对评委的评判标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褚绪丹的评级变化同样备受关注。她初评获得 5A,在所有姐姐表演结束后,因 SuperA 名额未满,经评委商议,褚绪丹从 5A 升级到 SuperA。评委称其表演各方面完成度不错且具有潜力。这一操作引发了部分观众的质疑,认为评级过程存在随意性,升级理由不够充分,未能让观众完全信服。

选人标准遭疑:流量与人情的考量?

在获得 SuperA 评级的五位姐姐中,观众对选人标准也提出了质疑。吴宣仪凭借唱跳表演《我又初恋了》获得 SuperA,作为选秀出身的艺人,她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和舞台经验,其表演确实有亮点,但部分观众认为她的入选背后存在流量因素的考量。

王珞丹能拿下 SuperA,很多观众觉得靠的是多年来因爆剧积累的超高国民度与人气。她在初舞台的表现虽可圈可点,但距离 “极佳表现” 似乎还有一定差距,如此评级难免让人猜测是否是其过往的名气在评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补位登上 SuperA 的祝绪丹,表演国风唱跳,扇子的运用为表演增添了几分侠气。然而,有观众指出她唱歌存在 “大白嗓” 的问题,认为从演唱实力来看,她获得 SuperA 有些名不副实。这也让观众质疑节目在选人评级时,是否真的完全基于实力,还是背后存在流量、人情世故等其他因素的干扰。

从节目邀请的嘉宾阵容来看,《乘风 2025》试图涵盖多个领域,邀请了影视演员、歌手、喜剧演员、新闻主播、少儿节目主持人、旅游博主等不同职业的女性,甚至还有国际成员。这种多元化的阵容本应是节目亮点,但也有观众认为,部分嘉宾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专业性不足,可能会影响节目的整体质量。

例如旅行博主房琪,其在舞台上的表现与专业艺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却获得了 4A 评级,这也引发了观众对于选人标准是否过于宽泛的质疑。

争议背后:节目需平衡与改进

《乘风 2025》首播后的这些争议,反映出节目在规则执行和评判标准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对于一档竞技类综艺而言,公平、公正、透明的评级标准和选人机制至关重要。如果观众对这些关键环节产生质疑,不仅会影响观众对节目的信任度,也可能削弱节目本身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节目组需要重新审视评委的评判标准,使其更加明确、细化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出现类似 “双标” 的情况。在选人方面,应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嘉宾的舞台实力和与节目的适配度,减少流量和人情因素的干扰。

只有这样,才能让节目在后续的播出中,真正展现出 “乘风破浪” 的精神内涵,让姐姐们在公平的舞台上尽情绽放光彩,也让观众能够享受到一场高质量的视听盛宴。

《乘风 2025》目前饱受争议,不知在后续的节目中是否实现口碑逆转,为观众带来更多看资。毕竟,观众对于一档优秀综艺节目的期待从未改变,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精彩且公平的竞技与成长故事。

0 阅读:0

普窍

简介:情感 八卦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