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被扣“双标”帽子,国际刑事法院介入,寻求逮捕内塔尼亚胡

三分亮剑 2024-05-21 16:59:07

2023年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逮捕令,理由是认为普京在俄乌战争中负有刑事责任。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后,以军在加沙无差别轰炸,截止目前已经造成超3.5万平民死亡,另外超7万平民受伤。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和证据,国际刑事法院如何作出选择?

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官方社交账号发布最新消息,该组织检察官宣布,寻求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发出逮捕令。此外,还寻求对三名哈马斯官员发出逮捕令。

5月6日,12名美国参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发出强烈警告,“你针对以色列,我们就针对你”。面对12名美国参议员警告,国际刑事法院并没有屈服,坚定捍卫自身威严和法律尊严。

国际刑事法院之所以这么刚,除了要捍卫自身威严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拜登政府明确将以军进攻拉法视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5月9日,拜登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如果以色列大规模进攻加沙南部城市拉法,美国会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和炮弹。

目前,以军已经开始进攻拉法,不过只是在外围进攻,且战斗烈度和强度降低。国际刑事法院审时度势,在以军即将大规模进攻前,发出寻求逮捕内塔尼亚胡的消息,正好契合拜登政府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就不太可能被拜登政府针对,既能做到捍卫自身威严,又能避免被制裁。

那么,国际刑事法庭介入后,能否迫使内塔尼亚胡停火止战?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出逮捕令后,俄乌冲突结束了吗?答案很明显,逮捕令并没有发挥停火的作用。同样,如果接下来国际刑事法庭正式对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不可能扑灭巴以冲突战火。

不仅如此,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内塔尼亚胡可能破罐子破摔,宁可背一世骂名,也要行千秋万代之功,将这场罪恶的军事行动进行到底,给以色列人以及后代营造和平安宁的环境。

当然,不能说国际刑事法庭的逮捕令毫无用处,还是能发挥一点作用的。截至2022年10日,国际刑事法院共有123个成员国,如果未来向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后,内塔尼亚胡的活动范围受限,以色列的国际空间将被大幅压缩。为了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内塔尼亚胡可能会有所顾忌,要求以军在进攻拉法的时候以低强度进攻方式进行,尽量避免平民伤亡。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纯粹的正义。无论是国家、组织或个人,很多时候是看人下菜碟,“双标”几乎无处不在。

面对残酷且现实的世界,要防止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强大是捍卫正义的基础,如果自身不强大,即使占理,也会因为自身弱小被无端攻击。

(文/嘤仔)

0 阅读:70

三分亮剑

简介: 入戏三分,亮剑精神,铁血魂魄,三分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