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离婚不离家在国外也流行。
泰国的他信和朴乍曼曾经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然而他们为了所谓的财产还有家族的利益,
不得不选择离婚。
在2008年离婚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没有变过。

那年,他信竞选泰国总理,全国上下都沸腾了。
朴乍曼没闲着,她放下豪门千金的架子,
跑去泰国北部的山区和乡下,
拉票、演讲、跟村民聊天。
那些地方道路崎岖,行进艰难,条件也极为艰苦,
可她却从未有过一星半点的抱怨。

她的努力让村民记住了他信的名字,
也让他信的竞选多了几分底气。
最终,他信赢了,成了泰国总理,
而朴乍曼站在他身后,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
她为了这天,可以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1976年,27岁的他信不过是个平凡警察。
其家境虽稍有根基,却与顶尖阶层相距甚远。
西那瓦家族为广东移民后裔,历经数代,方在泰国有了一席之地。
他信的父亲于商海驰骋,在政坛周旋,可谓成功。

然而,他信的人生之路终究要自己去闯荡。
就在这时候,他遇到了20岁的朴乍曼。
她的父亲是泰国皇家警察副总监,
可见家族势力不容小觑,当属泰国的名门望族。

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结了婚。
婚后,朴乍曼没当甩手太太,而是成了他信最大的靠山。
她看出他信不甘心只做警察,就推着他往外闯。
80年代,他信开始做生意,租电脑、搞电信,
可一开始并不顺,欠下了5000万泰铢的债。

那时候,朴乍曼的父亲帮了不少忙,
动用人脉和资源,让他信渡过了难关。
朴乍曼自己也没闲着,一边带孩子,一边帮丈夫出主意。
她脑子活,懂生意,慢慢地,他信的公司站稳了脚跟,
赚了大钱,成了泰国数一数二的富豪。

在获取财富之后,他信对政坛有了兴趣。
1994年的时候,他就开始从政了,
那时候朴乍曼始终站在他身旁。
她不仅帮他分析局势,还亲自下场拉票。

2001年的竞选,她跑遍了泰国各地,从曼谷到清迈,
从城市到乡村,她的影子无处不在。
她的奋力拼搏,使得西那瓦家族之名传遍全国,
也助力他信顺遂登上总理之位。

那几年,是他信和朴乍曼的高光时刻,
西那瓦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
然而好景不长。
2006年,泰国政坛风云突变,动荡不安,
他信被指涉腐,政敌对其步步紧逼。

最终,他被迫流亡国外,家族的生意和资产也岌岌可危。
463亿泰铢的财富,随时可能被政府没收。
彼时,朴乍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2008年,时年52岁的她提出离婚。
此非感情破裂之举,实乃为保全家族所为。

她带走了300亿泰铢的资产,相当于大半家产,
留给了孩子们和西那瓦家族的未来。
他们做的这个决定,挺出乎意料的。

离婚之后,朴乍曼并未脱离他信的交际圈。
她继续帮他打理国内的生意,照顾三个孩子,
还为他信在国外的活动出谋划策。
泰国政坛局势错综复杂,
西那瓦家族因而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然而朴乍曼凭借自身智慧稳住了局面。

她的付出,让外界开始明白,这场离婚只是表面文章。
他们之间的信任,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17年来,两人都没再婚,始终为家族的事业并肩作战。
再说朴乍曼的三个孩子,一个儿子,
还有两个颇为漂亮的女儿,他们皆有所成。

大女儿萍塔通,接手了家族的生意,
把公司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聪明能干,继承了母亲的商业头脑,
如今是西那瓦家族的经济支柱。
儿子潘通泰,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他喜欢艺术,搞摄影、做设计,
虽然没从政,却在自己的领域小有成就。
最小的女儿佩通坦,可以说是家族的骄傲。
就在两年前,她成为泰国总理,
而且是泰国最年轻的女总理。

她的成功,离不开朴乍曼多年的培养。
朴乍曼对孩子们的付出与教育从未间断。
她陪佩通坦出席活动,为萍塔通操办婚礼,
甚至在潘通泰选择艺术道路时,也给了最大的支持。

去年在萍塔通40岁生日那天,家族聚在一起,拍了一张合照。
照片之中,朴乍曼与他信站于孩子们身后,笑容和煦而温暖。
那一刻,谁还能相信他们为“离婚”的夫妻呢?

今年3月份成了朴乍曼和他信又一次并肩的时刻。
朴乍曼的母亲去世,她作为独女,承担了所有安排。
他信从国外赶回来,穿着黑衣,站在她身边,低头落泪。
那一刻,时光宛如倒流,回溯至1976年他们成婚的那一日。

这么多年来,朴乍曼以自身的智慧和爱,
稳稳地撑起了西那瓦家族。
从他信的总理梦,到佩通坦的总理路,
她始终是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葬礼一结束,朴乍曼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她既要协助佩通坦处理政坛事务,又得操心家族的生意。

泰国政坛的波云诡谲,从没停过,可西那瓦家族的辉煌还在继续。
朴乍曼的付出,早就超出了一个妻子的角色。
当初离婚有,可以说她是对自己狠的一次,
也因此成为谋士。
后来是母亲,是家族的支柱。

她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女儿,
一个撑起家族事业,一个成为总理。
母女三人最终的角色在外人看来都是狠角色。
她的故事,也成了泰国政坛的一段传奇。

朴乍曼的人生,值得人们讲述,
她的坚强值得人们学习。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缺乏这样的人物,
支持丈夫的事业和保全家族的利益,
这样的女性更令人高看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