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之后,我学会了“松弛感”

作忠说情感 2025-04-26 12:13:30

文|说书闻君(一个在中年学会松弛与优雅的生活观察者)

以前总觉得,日子要“紧绷”一点才安全,拼命存钱,拼命操心,拼命让自己“上进”。

可五十岁之后,忽然懂了,最好的状态不是拼命抓住什么,而是学会松开一些东西,活得松弛一点。

这种“松弛感”,不是懒散,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从容和清醒。

一、松开“要强”,我开始允许自己“不完美”

年轻时,我对自己要求很高,家里要打理得一尘不染,孩子要管得井井有条,自己也得体面得体,不能输给任何人。

但这样活着太累了,直到五十岁后我对自己说:“允许自己不完美,也是一种爱自己。”

现在厨房偶尔乱一点,我会说:没关系,明天收拾也行;工作没做完,我会说:身体累了,先休息一下吧。日子没那么紧绷了,我的人也慢慢柔和下来。

二、松开“控制”,我开始放手让孩子独立

以前我总是操心孩子的一切:吃什么、穿什么、和谁交朋友……怕他走弯路,怕他吃亏,怕他不够优秀。

可后来我发现,孩子不是我的作品,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

他有自己的节奏、选择、道路。我所能做的,是支持而不是控制,是信任而不是干预。

从我放下“操心”的那一刻起,我们母子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好、更轻松了。

三、松开“人设”,我开始自在做自己

以前我总担心别人怎么看我:是不是够贤惠?是不是够能干?是不是够得体?

可现在,我已经不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过自己舒服的日子,说话不再委屈求全,做事不再违心应付。

真正的松弛感,是你敢于做回自己,不再被“别人期待的样子”绑架。

四、松开“未来焦虑”,我学会活在当下

人到中年,最怕的就是对未来的焦虑:担心退休金不够、担心身体变差、担心孤独终老……

但越焦虑,越失去对当下的掌控感。

所以我开始练习活在今天:今天的饭吃得好不好?今天有没有出门晒晒太阳?今天有没有读一点书,写一点字?

当你把“今天”过好了,明天,其实就不会太差。

写在最后

“松弛感”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能力。它来自你内在的安全感,来自你终于放下了很多“执念”。

你不再拼命追求什么,而是慢慢靠近那个最真实、最舒服的自己。

愿五十岁之后的你,不再紧绷、不再焦虑,而是带着柔软的心,稳稳地、从容地,走完余生。

互动话题:你有没有在某个瞬间,感受到“松弛感”的力量?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聊聊中年女人的柔软成长。

0 阅读:30

作忠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