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飞与出轨对象董袭莹手术中途消失40分钟!自称是高血压,吃降压药(后续)

温如故 2025-04-30 13:35:34

2025 年 4 月,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医生肖飞 “术中离场”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肖飞妻子实名举报,2024 年 7 月 5 日,肖飞与规培医师董袭莹在手术室因操作问题与护士王某发生争吵,随后肖飞和董袭莹一起离开手术室长达 40 分钟,将已麻醉的患者留在手术台上。

肖飞对此回应称,当时他感到头晕、手抖得厉害,实在无法开始手术,在确保麻醉后的病人很安全,且有麻醉医生、台上护士在场看护的情况下,摘掉手套、脱手术衣,到手术室门口与领导协商更换巡回护士。在等待领导回复的过程中,为避免进一步冲突,也为调整身心状态,他返回病房测血压、吃降压药、喝水,平复心情后,和一位朱姓医生一起返回手术间顺利完成了手术。手术历时 112 分钟,出血 10ml,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术后第 6 天正常出院。

肖飞表示,在 2023 年初到 2024 年 7 月期间,他与护士王某搭台合作时就多次发生过争执、不愉快。而在此次事件中,他与王某以及规培医师董袭莹之间的矛盾爆发,导致了术中的激烈争吵和后续的离场行为。肖飞称自己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头晕手抖,无法进行手术操作,所以才暂时离开手术室。

对于医院纪委的处理决定,肖飞表达了异议。他认为自己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并不认为自己对医疗安全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他已多次向医院纪委反映情况,但对纪委迅速作出的重处罚决定表示不满。

此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医疗界和社会的广泛讨论。一方面,部分人认为肖飞的行为存在违反医疗规范和职业道德之嫌。手术过程中,医生的职责是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肖飞在术中离开的行为,可能使患者面临麻醉过深等风险,也违反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中关于保障手术过程中主要术者全程在场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肖飞当时身体不适且已确保患者安全的情况下离场,并在短时间内返回完成手术,患者最终也未受到实质性的伤害,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客观公正地评价此事。

同时,该事件也暴露出医院在手术管理和人员调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手术应急预案和人员协调机制,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已对肖飞作出停职、开除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的处理。而针对肖飞和董袭莹之间的关系以及董袭莹的学术经历等问题,也在进一步的调查和讨论之中。这一事件的持续发酵,促使人们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医疗安全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大家对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式有何看法呢?

1 阅读: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