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送伞:中国C929已有CJ2000,俄再提给PD35航发!实则是缺钱了

蓉城沧桑大叔 2024-05-22 18:10:22

近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方宣称已准备好与中国合作制造远程飞机,并表达了向中国首款国产宽体机C929提供PD35航发的意愿。据悉,这款发动机是俄罗斯技术集团正在研发中的一种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其风扇直径达到3.1米,推力可达35吨,是专为远程宽体飞机而设计的。

实际上,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2022年2月以后,PD35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就陷于停滞状态。原本,这款发动机的研制开发是由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公司(UEC)和中国航发商发公司(AECC)共同出资,其预算为1600亿卢布,约合26亿美元。

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项目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波折。在俄方退出中国的宽体机CR929项目后,中方AECC也退出了PD-35发动机项目的研发合作。由于中国在合作PD-35之前就留有后手——国产航发CJ2000,并未受到双方终止合作的影响,进展非常顺利。

缺少了中国方面的资金投入,PD-35项目的经费变得捉襟见肘。因为俄罗斯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发动机项目急需研发投入,如PD14等。在这种情况下,原本雄厚的预算不得不遭受削减,以优先保障其他关键项目的进展。结果是,PD-35项目的预算从原有的26亿美元大幅缩减至11.6亿美元,这一数字仅为原预算额的一半。

然而,即便在预算缩水的情况下,PD-35项目的实际研发投入迄今也只有大约5.8亿美元。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技术难题,仅资金缺口就高达6亿美元。这一庞大经费缺口的存在,使得PD-35项目的前景显得愈发不明朗。

此前,曾有消息透露,俄方宣布将PD-35的装机试用推迟至2027年。在目前资源及投入均不足的情况下,这一延期似乎是在情理之中。然而,这不仅延缓了项目进度,也给项目的未来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很有可能在2027年,并不一定能实现装机目标。而在这一年,中国的C929原型机就要诞生了。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有个疑问:既然俄罗斯已经退出了C929项目,为什么他们还要研发为C929准备的PD-35发动机?

这实际就是俄罗斯的“一机多用”计划,旨在通过一款发动机的多种型号的应用来提高装机效率和降低成本。其实,PD-35并非专为中国的C929而备,俄罗斯的宽体机伊尔96-400M将会成为第一个使用PD-35发动机的大型客机。

除了伊尔96-400M外,俄罗斯研发中的伊尔106运输机也将使用PD-35发动机。这款新型运输机预计将成为PD-35发动机的又一重要应用平台,进一步扩大其在航空领域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在积极寻求将PD-35发动机应用于其他机型,以拓宽其适用范围。

由于俄罗斯的安-124大型运输机所用的D-18T发动机,是由乌克兰的瓦尼耶夫设计局研发的一款大型涡扇发动机,生产则出自马达西奇之手。自俄乌关系恶化以来,乌方已向俄断供此型发动机。没有D-18T零配件更换的俄罗斯,早就期盼能在安-124换装上PD-35。

但由于迟迟见不到PD-35的投产,为了维持安-124的运营,俄罗斯一直在寻找替代的发动机解决方案,或者对现有的D-18T发动机进行维修和延长寿命。这包括通过其他渠道采购零部件,或仿制等措施来解决供应链的问题。这些挑战,也带来要求加快PD-35研发速度的压力。

奈何,处于俄乌冲突期间的俄罗斯,哪里都需要花钱。耗时费力的航空发动机项目更是吞金巨兽。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中国的帮助,获得研发资金,也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而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的中国,就像是一个文体俱佳的优等生,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也会是技术的合作伙伴。

6 阅读:2985
评论列表
  • 2024-05-22 21:50

    可以与中国合作市场推广销售!!!打开世界市场!!!大飞机其它合作就免谈了吧!!!用你俄的发动机,到时出口都要看你脸色!

    半城烟沙 回复:
    俄制发动机满足不了民航飞机用
  • 2024-05-24 11:26

    我们自己研发。不需要他们的发动机

  • 2024-05-22 19:37

    各怀鬼胎

  • 2024-05-23 11:57

    一开始拒绝合作,现在求着合作了

蓉城沧桑大叔

简介:分享、学习科技资讯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