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盘后,市场迎来一个大消息,那就是新华人寿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合计就是200亿元的规模,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投资的标的是中证A500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这事看起来是利好,尤其是利好两个层面:一个是意味着长线资金终于出手了,这对市场是理论上的利好;
另一个对中证A500指数是利好,说实话中证A500指数基金自上市以来表现非常平淡,感觉与发行基金时的火爆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简单说还是缺乏增量资金的支持,现在既然两家保险公司进来了,意味着这个指数终于迎来了长线资金或者说大资金的关注。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家大型保险公司投资200亿元,感觉对这么庞大的一个指数多少是有点杯水车薪的意思,比较好的一点是,保险资金出手从苗头上而言,是一切向好的开始。
或者说,现在有了这200亿元,后面还会不会继续有200亿元、甚至400亿元的增量资金,真有这样的情况,那对市场情绪的激发意义非同寻常。
长线资金,“力度”比“态度”更重要
过去我们总说长线资金,但是感觉每次长线资金出来的时候,规模是远远低于我们预期的,就拿这次的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而言,合计出资200亿元对这么一家大型的保险公司来说,出资的额度确实有点少,而对一个容量很大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群体来说,当初基金的规模似乎超过了2000亿元,现在的200亿元增量资金从态度上来说是比较积极的,然而看看现在的市场状态,每天最少成交上万亿,即便这样市场也上涨不起来,如此的话,给人感觉200亿元的长线资金,似乎是一种态度。
现在的A股比较低迷,态度大家都清楚,大资金持续维护盘面的稳定,而且这种信心是坚决的,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稳定,而是市场的活跃度,那么活跃靠什么呢,那就是大资金持续的买入,如何激发市场的投资激情,这个时候对长线资金来说需要的就不是态度了,而是力度,一次性超大规模的投资往往能够提高市场的预期,或者说一次性的将市场预期拉满。
这样就很容易形成比较好的预期了,然后长线资金的痕迹能够在盘面真实的体现出来,就跟当年的北向资金一样,投资A股的核心资产,不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么,之后也因为北向资金的投资痕迹,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消费行情,当年的喝酒吃药就是这么来的。
如今似乎很难再看到如此场景了,A股当然也有大资金或者长线资金了,只是从长线资金的投资痕迹上看不到亮点,因为这些亮点至关重要,往往能够对市场投资形成风向标意义,可惜如今很难看到了。
我曾经试图想想,大资金如果能够瞄准一个标的指数,持续的高举高打,形成这个指数的赚钱效应,那对整个市场投资启发也是相当不小的,如此A股怎么会没有向上的动力呢。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