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预计今天中午,神舟十九号就会在东风着陆场返回,三位宇航员顺利结束了太空任务,即将到家。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国已经将预计的搜救任务准备妥当。
明明我国的北斗卫星已经那么精确了,为什么还要进行“人工搜救”呢?

去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成功在酒泉的卫星发射基地起飞,神舟十九号到了预定位置之后就开始与火箭分离,同时成功进入之前就已经预定好的轨道。
当神舟十九号进入预定的轨道之后,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与空间站对接,而神舟十九号自己就会按照程序预定与空间站进行对接,并不需要航天员的手动操作。
在与空间站对接之后,其就会与神舟十八号的航天人员进行轮换,同时神舟十九号的航天员会在在空间站进行为期五天的工作与生活。

最重要的是神舟十九号的航天员会在太空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甚至还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以及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展现中国航天员强大的太空作业能力。
其中一次出舱任务是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以及舱外辅助设施,那有人就想问了,为什么空间站外面安装空间碎片的防护装置?
那是因为,在太空中有许多的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垃圾虽然很小,但是对于空间站来说却是致命的打击。

这些太空垃圾的速度非常快,虽然其质量很小,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却是不能估计的,我们应该保障好太空站以及航天人员的安全。
同时在这次出舱任务当中,航天员们还对空间站外面的设备进行巡检,保证太空舱外的设备运行完好。
航天员们对这次的航天任务完成的都十分的出色,并没有出现什么错误。

甚至在其中一次的出舱任务当中,中国的航天员还打破了美国的出舱时间记录,中国人民再次创造了历史,出舱时间达到9小时,新的太空记录由此诞生。
这次任务完成的都圆满完成之后,航天员就开始计划返航。
而航天员的返航就离不开北斗卫星的保驾护航。
北斗卫星保驾护航说起北斗卫星,就可以追溯到2000年,中国首个导航系统就是在2000年建成的,主要就是为了面向于中国,为中国提供服务。
到了2012年,北斗二号系统完成,并且由25颗卫星组成,扩大了北斗卫星的服务范围,逐渐覆盖了亚太地区。
北斗三号系统则是2020年完成,卫星数量由25颗增加到30颗,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全面部署完成。

其实北斗卫星的作用不仅仅是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导航,北斗卫星在军事领域以及航天航空领域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它能为导弹安上“眼睛”,能为航天航空提供定位以及导航服务,当宇航飞船返回的时候能够精确定位飞船的位置。
然后中国的地面工作人员就可以为此做出一定的准备,但是北斗导航系统并不是万能的。
虽然它能为宇航飞船返回提供精确的定位,但是在其返回的过程中,飞船会经过一段“黑障区”。

这个“黑障区”的影响可不小,在经过黑障区的时候,飞船的漆面与飞船之间的无线电很容易遭受干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中断。
当飞船在经过这片“黑障区”之后,飞船才能实现精准的定位,中国对于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十分重视,尤其是这些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宇航人员。
中国肯定不可能仅仅是依靠北斗的精确定位,如果发生了一些极端情况,飞船出现了一些故障,宇航员就会很大的风险。
因此中国不是仅仅依靠北斗卫星的帮助,对于其他方面中国同时做出了一些举措。

中国在依靠北斗卫星的同时,还会加上对于返航飞船的人工搜索,目的就是保障宇航人员的安全,双重保险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做到了精确定位,以及搜救人员直接抵达现场,最快看见宇航员的身体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搜救人员看到航天员,并且确认其安全情况之后,就会让其使用专门制造的“座椅”。

因为这些宇航员在经过几个月的“失重”情况下,他们长时间都是在太空站“漂浮”,并不能用脚走路。
这就可能导致其小腿的骨质疏松,以及出现肌肉萎靡等不良情况,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宇航员的二次伤害。
中国为神舟十九号的返回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建立了专门的搜集回收空中分队,甚至还有专门的通信车、指挥车、医监医救车等等。

就是为了当神舟十九号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对宇航员进行搜救,避免突发情况。
为此还进行了专门的预案,已经模拟过对宇航员进行的种种举措。
其实中国做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原本神舟十九号的计划是29号就准备返航,但是29号东风着陆场的气象条件并不能满足其着陆的要求。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经过商讨之后,就延迟了神舟十九号的返航,并且预计于今天中午左右返航。
中国做出的这些行为通通展现出,中国对于航天员的重视,中国已经将许多潜在的危险排除在外,尽最大能力保障其安全。

中国喜欢未雨绸缪,将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处理好,北斗卫星的实时监测,以及地面工作人员的人工搜索,甚至还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视频演练,这些行为看出了中国的态度。
同时相信我们的航天员能够安全无恙的返回着陆场,他们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以他们为骄傲。
信息来源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因东风着陆场气象原因推迟返回--新华社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今返回 增强现实技术详解神舟飞船搜救回收过程--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