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脑卒中患者中,就有1个是因为房颤?到底该如何防治?

心血管汤医生 2024-02-23 12:43:13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这也使得不少人在工作之余总会喝点小酒来放松自己。但俗话说“小饮怡情、豪饮伤身”,而且日常饮酒还会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甚至影响房颤患者的预后,因此大家饮酒一定要适度,切莫贪杯。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房颤是什么?发病后会很危险吗?房颤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诱发并加重心力衰竭,还可能造成脑卒中。数据显示,在脑卒中的诱发因素中,房颤占比达到20%~25%。

因此大家一定要提高对房颤的重视,更要提前掌握房颤的科学防治手段!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房颤到底该如何防,如何治。

如何防?积极调整生活习惯

首先,保持愉悦的心态。当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体内的交感神经会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增加房颤发生的风险。有关数据显示,压力、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使房颤发作风险升高3倍以上。因此保持良好心态是预防房颤最简单有效,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其次,戒烟限酒,注意饮食。烟酒都会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导致房颤发生的概率上涨。数据指出,常年吸烟人群患房颤的几率,是没有吸烟习惯的人的2倍。因此想要有效预防房颤发生,戒烟限酒势在必行。另外日常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尽量减少饮用茶、咖啡、奶茶这些含咖啡因的饮品,减少对心脏的刺激,避免诱发心律不齐,导致房颤发生。

再者,注意休息,坚持运动。熬夜会在无形中给心脏增加负荷,并且根据此前展开的调查显示,相比白班组人群,多夜班组人群的房颤风险增加了16%,因此大家要尽量避免熬夜,多休息。另外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以此增强心肺功能,也可以有效降低房颤发生的风险。

另外,控制血压、血糖。根据统计,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房颤的发病率呈线性相关。因此想要有效预防房颤风险,就要注意监测和控制好血压、血糖两个指标。

如何治?手术加药物双管齐下

目前,导管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是房颤的主要治疗手段。

射频消融是通过高频交流电,消融心肌内膜,以达到电隔离的目的,具有不开刀、不缝针、不留置任何异物在体内的优势。但是房颤消融术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研究显示其术后3~12个月的复发率高达25% ~40%。

药物治疗主要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为房颤的基础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着力于对症治疗,包括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减轻房颤发作时的症状,尝试终止房颤发作,恢复心脏跳动的正常节律。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较多,而中药治疗心律失常药物无或低毒副作用,便于长期服用。

像是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养心调律,快慢都治”的独特优势,可以调节心脏自主神经,治疗早搏、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也能改善心脏传导功能,治疗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缓解心慌心悸、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胸闷等症状。

而且在最近举办的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ESC)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团队还公布了最新研究,指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可降低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风险约40.4%,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也意味着,未来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也可以拥有更好的预后保障,避免复发的可能。

总之,房颤问题不容小觑,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旦出现了原因不明的心悸、呼吸急促、疲劳乏力、胸痛、晕厥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明确是否是房颤所致。

0 阅读:16

心血管汤医生

简介:专注心血管健康咨询与慢性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