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白宫在美国伊朗政策上存在分歧的报道感到警觉,保卫民主基金会主任近日警告称,伊朗将“一旦嗅到绝望气息,就会利用这些不同的谈判立场”。

这一警报很可能是由白宫首席谈判特使史蒂文·维特科夫引发的。他在4月14日周一表示“伊朗无需将[铀]浓缩度提升至3.67%以上”,却在次日周二宣称“伊朗必须……彻底废除其核浓缩与武器化计划”。一日之间,他的立场从可能为谈判协议提供基础,转向附和政府鹰派如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华尔兹的论调——后者坚称全面废除伊朗核计划才是唯一可接受的目标。
这一切将走向何方?尽管对唐纳德·特朗普做出预测存在风险,但多方媒体报道(包括来自伊朗和以色列的消息)显示,4月19日美伊两国在阿曼举行的间接会谈取得了进展。上周六在阿曼的最新一轮谈判同样如此,美方将其描述为"谨慎但充满希望"。
特朗普可能不顾自家安全顾问的反对(更不用说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阻挠)推动协议达成,或许正表明他多么渴望取得一项虽存风险但可能带来收益的外交胜利。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份协议如何融入更广阔的中东战略——或者说当前是否真存在这样的战略。
潜在协议收益
批评者可能会指责伊朗将作弊——尽管德黑兰遵守了2015年的协议——或者说该协议未涵盖伊朗的导弹计划,因为谈判仅聚焦于核问题。他们还会辩称,制裁解除可能为伊朗提供机会,部分重振其严重受损的"抵抗轴心"战略。
这些潜在的弊端必须与新协议可能带来的益处相权衡——即便是对那些(包括以色列,尤其是美国)将继续面对一个强大且不可信赖对手的国家而言。协议将削弱伊朗强硬派的势力,同时为改革派开辟更多空间。过去一年里,强硬派为在继任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的斗争(这场斗争已迫在眉睫)前巩固其本已可观的权力,却遭遇了重重阻碍,包括经济全面崩溃和棘手的"不战不和"策略——该策略因"抵抗轴心"几近瓦解而遭受重创。
当然,改革派势力的复兴并不会直接带来自由民主。然而,它可能推动国内权力格局的变化,促进内部政治压力的缓解,并在国际上拓展更广泛的交往。尽管前外交部长贾瓦德·扎里夫于3月2日辞去副总统职务(辞职)显示出强硬派的持续影响力,但达成协议也可能帮助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争取更多主流保守派的支持,从而在保持最高领袖支持的同时扩大其实际执政联盟。
此外,协议实际上可能降低伊朗因试图发展有效核武器选项而必然面临的风险。尽管伊朗已拥有制造一枚核弹所需的浓缩铀——根据某些报道,甚至可能足以制造四五枚——但要构建一个具备"二次打击"能力、能威慑以色列攻击的完整核武体系,仍需完成(例如核试验等)复杂步骤。虽然关于这一进程所需时间的评估各不相同,但任何朝此方向的实质性进展都将招致美以两国的猛烈打击,而这正是伊朗领导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事实上,媒体报道显示,以色列曾在5月准备发动此类袭击,但被特朗普和少数安全官员阻止。矛盾的是,伊朗和美国因共同希望避免一场可能带来多重代价的地区性大战而走到一起。由于约20%的石油和天然气流经海湾地区——加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全球造成严重破坏——无协议局面可能将美国、以色列和伊朗推向持续的军事冲突,从而为国际经济危机埋下伏笔。简而言之,达成协议将为伊朗提供急需的帮助,使其摆脱其自身加速的铀浓缩计划所助长的危险道路。
最后,许多美国军事专家质疑任何此类攻击能否永久摧毁伊朗的核计划。虽然这会使其倒退数年,但也可能促使伊朗决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并重建其核计划,不再受任何国际管控与核查体系的约束。这种进展可能引发与多个阿拉伯邻国的常规甚至核军备竞赛——而这正是许多伊朗强硬派不愿看到的局面。
协议无法替代连贯的美国战略
前以色列驻美国大使迈克尔·奥伦在其Substack专栏"清晰度"中撰文指出,鉴于美伊特使"正在谈判新核协议"的现实可能性,以色列必须通过获得"美国坚不可摧的安全保证……[确保]我们永远拥有抵御伊朗侵略的手段"来"做最坏打算"。他主张:"我们必须首次获准购买战略轰炸机并培训机组人员驾驶它们。"
这一引人注目的声明凸显了以色列彻底未能利用其军事力量推进一项能获得美国、欧洲乃至俄罗斯支持的外交区域及全球战略。正如亚伦·戴维·米勒和史蒂文·西蒙近期所言,以色列或许已成为地区霸主。但通过在叙利亚、黎巴嫩、伊朗尤其是加沙地带展示军事实力,以色列也助推了犹太弥赛亚主义至上政党的目标——这些政党试图在国内建立神权统治,永久占领三百多万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并将加沙约两百万无辜民众驱逐出境。
特朗普似乎准备接受这种版本的以色列霸权。但他不太可能提供以色列所要求的全部武器。然而,他拒绝提供以色列用于穿透伊朗最深核设施所需的"掩体炸弹"弹药,这并不表明他有更广泛的地区愿景。除了维持以色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摩洛哥之间的《亚伯拉罕协议》外,特朗普没有更大的计划,只是试图让美国远离中东战争。但正如他最近决定撤出一半美军,而ISIS似乎在叙利亚扩张所表明的那样,他可能不得不应对一个陷入混乱的地区,这种混乱可能迫使他改变路线或采取可能引发更广泛冲突的军事行动。在他准备5月中旬访问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之际,海湾地区的领导人不会对他经常即兴发挥的外交政策感到放心,这种政策助长了他们认为在加沙发生的种族灭绝和战争罪行。
诚然,尽管核协议优于地区战争的黑洞,但它无法替代美国连贯的战略。总统乔·拜登充分展现了这种战术即兴发挥的危险。但特朗普与其前任一样,同样缺乏明确的战略。相反,对特朗普而言,最重要的是确保并展示权力。伊朗领导人深谙此点,因此可能愿意纵容他至少取得一项"胜利"以达成协议。
第三轮谈判现已结束,取得的进展足以维持谈判。毫无疑问,铀浓缩问题将是最大的症结所在。此外,以色列、伊朗和美国国内的协议反对者将利用一切机会破坏谈判。无论4月26日伊朗班达尔港爆炸事件是蓄意破坏还是悲惨事故,它们都提醒人们:推动谈判的更大范围地区冲突可能性依然构成切实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