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毛主席突然拦住一将领,端详后埋怨道:莫非把我忘了

栩说历史 2024-04-01 12:14:51

1977年2月3日,开国少将龙开富,走完了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回望他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高光时刻,也有值得回忆的温情瞬间。但要说龙开富,他一生中最感念和最抱有深情的人,莫过于毛主席。尤其是他跟毛主席的一次充满传奇的相见,即使到了今天也让我们不少人感叹不已。

那还是在1955年的时候,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共和国正式开始给建立过功勋的革命军人授衔,这也是将军衔制开始普及到解放军中的时刻。而整个授衔典礼,必然会有非常隆重的庆贺仪式,以及非常庄严的正式流程。在走完了庆贺和流程后,毛主席就开始深入到众多被授衔的官兵中,与他们一一握手,并且亲切交流。

其实说起来,毛主席本人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这点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尽管百战百胜,指挥若定,但毛主席这一生中却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军衔和军职。在授衔前夕,国家曾经考虑过要给毛主席专门制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的军衔,所有人也都觉得毛主席得到这个军衔,是实至名归。

但毛主席本人却选择将这个军衔拒绝掉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毛主席认为首先自己不是军人,以后的军事活动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进行。如果自己接受了这个军衔,那以后在很多实战中就很难做到令行禁止了。毕竟如果事事都要考虑自己的看法,那么战争瞬息万变的局势将怎么掌握呢?

第二个原因,是毛主席觉得如果自己穿上了这身军服,那么将来具体到跟人民群众打交道的问题上,就会变得更加困难。毕竟人民群众总会感觉,穿上这身军服的自己,会变得更加高高在上,而不再亲近老百姓。所以为了走群众路线,毛主席也不想要接受军衔,成为共和国的大元帅。

当然了,毛主席不肯接受军衔,不代表解放军的内部对军衔的普及政策因此改变,授衔的过程依然顺利进行,直到毛主席在龙开富眼前停下来,大家才把目光集中到了龙开富身上。只见毛主席对着龙开富端详良久,然后开口说道:“难道你把我忘了吗?”

而龙开富则激动地握住了毛主席的手,久久没有松开,因为他的脑海中,也回想起了两个人初见的场景。

1908年生人的龙开富,跟很多革命元勋比起来,算是“小字辈”,而他参加革命的时候,年龄也不大,只有18、9岁,只不过他参加革命的原因,倒是十分传奇,因为当地有一户地主家庭,一直以来都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年轻的龙开富对地主的这种行为看不过眼去,于是主动联合了一群少年前去教训地主。

不过龙开富毕竟年轻,势单力孤,地主没教训成,反而被迫离开了家乡,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途。

就在这个阶段,他偶然得知了工农红军的存在,听说了工农红军的事迹后,龙开富凭借自己的经验判断出,工农红军是一只真正为了老百姓做出的部队,在这支部队里,不用担心什么压迫和欺负,可以堂堂正正奋发做人。

恰好此时又是秋收起义,毛主席第一次策划用武装的方式去对抗反革命的武装,于是龙开富就主动前往,进入了秋收起义的队伍中。

这或许是龙开富人生最大的幸运,因为他直接被选拔成为了毛主席的警卫员,负责毛主席平时的安保以及生活。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毛主席,身边恰好需要人进行照顾,主要是为了保护毛主席的人身安全,让毛主席免于遭遇突发事件,所以龙开富别看位置不高,他的责任可以说一点都不轻。

龙开富最开始其实还有点不愿意,因为别的战士都能冲锋上阵,只有他要留在后方,但是随后毛主席便劝说龙开富,任何事情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是说只在后方照顾人才有价值,如果说战争年代很多战士没有接收到及时的救护,不是同样会有生命危险嘛?你留在后方,不止可以照顾我,还可以给战友们起到帮助的作用,这不好吗?

经过毛主席的一番劝说,龙开富打消了内心的顾虑,开始在毛主席周围认认真真地做起了警卫工作,而在这期间,毛主席也开始亲自教导龙开富学习文化知识,把他从大字不识一个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了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干部。

所以对龙开富来说,毛主席除了是领导,更是自己的老师和启蒙者。

而随着龙开富的不断成长,毛主席觉得这名小战士,还有更多可以锻炼的地方,他思来想去,觉得安排龙开富去哪里好呢?

想了想,龙开富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战士,而且本身的文化水平也不低,那么与其把他放到前线,倒不如更好地培养一下他,让他去负责一些更加具体的事物,统筹更多的东西这样也能更好的锻炼到他,于是毛主席索性把龙开富调到了后勤部门,让他去负责物资的管理与统筹,这个岗位,其实对人的锻炼是更大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上还能更好地展现出人的品质,毕竟物资经手的数量是超大额的,人品和性格如何,在这么大额度的物资下,到底值不值得进一步重用,或者究竟是不是一名合格的革命者,是不问可知的。

这时候是解放战争了,龙开富先后在辽西军区、四野44军担任后勤工作,不得不说,毛主席的战士,无论是品行还是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好,龙开富自然也不例外,他所经手的后勤,几乎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是明明白白,而且都能够很准确地安排和下发到每个战士手里,让战士们在打仗之余,完全不存在任何后顾之忧,让原本还稍显复杂的装备物资配给秩序变得井然有序。

这时候大家都会夸奖龙开富的聪明,但是龙开富却总会笑一笑,然后回答一句:“多亏当年毛主席带的好嘛!”

再到了后来,新中国建国后,其实龙开富这个时候,本意是想回去看看主席的,但不巧的是,这时候他遇到了抗美援朝,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既然组织上需要龙开富前往朝鲜战场,他自然也是当仁不让,第一时间来到了朝鲜,开始了组织上交给他的革命任务。

这一晃,就过了整整三年。

再往后,就发生了我们文章开始说的这一幕,龙开富重新见到了主席,只不过是在北京重新授勋的时候,主席握着龙开富的手,跟他说着好久以来的思念,而龙开富看着主席逐渐老去的身影,由内心也生出了一阵感慨之情,只不过更多的是激动,他觉得自己这个主席的好学生,一手培养出来的革命军人,终于能够再见到主席,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光荣和感慨。

在授勋仪式结束后,主席单独跟龙开富吃了一顿饭,两个人彼此说着这么多年以来的思念之情,主席很高兴,回想起了当年跟龙开富相处的故事,甚至破例喝了一点酒,要知道,主席几乎是不喝酒的,毕竟主席一直认为喝酒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判断,但今天为了龙开富,主席真的破例了。

两个人深厚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只不过短暂的授勋仪式后,龙开富还是要离开北京,去往自己工作的地方,在临走前,主席千叮万嘱,希望龙开富在当地要努力为革命事业奋斗,并且还说,有机会就回来看看,龙开富一边听着主席的嘱托,一边满含热泪点了点头,他觉得反正已经解放了,很快就能回来见到主席吧。

但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龙开富和主席都没有想到,这一别成了永别,到主席去世,龙开富都没有机会再回来看主席一面,这无疑是个悲剧,也是个让人感到惋惜的故事。

而主席重病期间,龙开富的身体也垮了,尤其是当他得知主席去世的消息后,自己终于也支撑不住倒下来,就这样,主席的好学生,也是主席一手带大的革命战士,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年他只有69岁。

后来的龙开富,骨灰运回了北京,终于可以永远陪伴在主席身边,他对于主席的思念能够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慰,而他一生中跟主席的交往和联系,也成了一段革命佳话,被后人久久牢记,也让后来的人,记住了这段故事。

1 阅读:129

栩说历史

简介:栩说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