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面孔|2023年度人物宁海强:影视之梦与艺术之奉献

时代面孔 2024-01-30 11:01:08

宁海强,这个名字对于中国影视界来说,并不陌生。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更是一位对军事影视充满创作激情的追梦者。他的成长历程和对艺术的追求与奉献,深得业内人士和观众的敬佩。他是当今中国电视剧电影行业军旅题材的领军人物,从事影视创作和拍摄近30多年来,拍摄了众多经典作品,并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全军金星奖、飞天奖、华表奖、金鹰奖、金鸡奖等全国性权威大奖。

近些年,宁海强导演了《目标战》、《中国蓝盔》、《决胜时刻》、《钢铁意志》等影片。“我们在新时代时期讲好强军故事,塑造好军人形象。通过电影的艺术魅力去反映历史,讴歌英雄,这也是我们电影人的一种责任。”

无论是在电影院还是在家里,每逢自己的作品播出,宁海强都会静静地找个角落观看。此时的他,既是一名导演,又是一名普通观众。宁海强说:“影视剧的本质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人物引发观众的共鸣,引发观众对历史和先辈们的敬仰和思考。”20世纪50年代末,宁海强出生在山东一个海岛的军营里。从小伴随他长大的声音就是军号声,宁海强常常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望着潮起潮落、汹涌澎湃的大海,望着一艘艘经过的巨轮和战舰。有的时候是在等待父亲的军舰靠港,但更多的时候,是任由思绪天马行空地飘散,想象的空间是他今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创作和讲述了那么多军人生动的故事的灵感源泉。

“小时候面对这广阔的海洋,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当一个船长,那样就可以走遍五湖四海,领略世界的大好河山。”16岁那年,宁海强特招入伍,到了大西北参军。他离开了这座从小生活的海岛,满怀期待地踏上大漠征程,来到祖国的最西边。冈底斯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跟随文工团慰问演出,宁海强走遍了西部边陲的边防哨所;“风吹石头跑,遍地是荒草”的荒漠戈壁,“白天兵看兵,夜里数星星”的高原哨卡,这片土地更放大了他的想象空间。所以他的电影拍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完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电影重大题材创作。

在那之后,宁海强进入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在宁海强的导演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他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都要求严格,力求完美。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都达到了高超的水平。他的作品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多年来,宁海强一直默默地为中国影视事业付出着。他不计回报地投身于影视创作中,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付出与奉献,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对影视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上。

在宁海强看来,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不断提高文艺创作质量,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文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精神引导、滋养和激励功能。文艺工作者应当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这一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把握中国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发扬追求向上向善向美这一中国文艺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体现在创作中。2023年,宁海强参加了“响应时代召唤、汇聚光影力量,中国影协2023年电影名家宣讲活动”,在活动中,宁海强播放了其导演的《勇士》、《百团大战》、《钢铁意志》、《歼十出击》、《中国蓝盔》五部电影片段。他介绍说,几部电影串联起了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时期,新时代强军号令国防建设的突飞猛进,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走出国门维和世界和平中国军人形象。他认为,电影的创作要让新一代的观众感动,感动才会有记忆,才会把人民军队的精神传承下去。宁海强对艺术的追求与奉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是可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