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女性,现在怎样了?研究结论或令人意外

杨雪飞 2024-04-25 07:54:43

导语: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如同一场无声的风暴,席卷着女性的健康。据《2020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揭示的残酷事实,2020年全球范围内,新诊断为宫颈癌的女性高达604,127人,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6.5%。这意味着,平均每15分钟,就有一位女性被命运无情地宣判为宫颈癌患者。

在中国,宫颈癌的阴影同样笼罩在无数女性的心头。据统计,我国每年宫颈癌的发病人数约为11.0万人,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5.2%,高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六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全球趋势相似,我国的宫颈癌发病年龄也在逐渐年轻化,20~24岁的女性成为了新发病例的高峰群体。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我国面临的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更为严峻。

这些冰冷的数据,无声地提醒着我们:宫颈癌已经对全球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但同样,这些数据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关键信息。

对于女性而言,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有效方法并非遥不可及。定期的宫颈癌筛查能够及时发现病变,HPV疫苗的接种为女性筑起了一道防护墙,而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则是对自己健康的最好守护。

面对这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普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高女性的健康意识,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优化诊疗流程,我们有望有效遏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女性健康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01

宫颈癌疫苗是什么?

宫颈癌疫苗是一种预防宫颈癌发病的高效、安全的疫苗。它采用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L1蛋白质,通过注射给人体,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HPV感染,进一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疫苗通常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HPV病毒类型进行预防。

二价疫苗主要针对HPV16和18型,这两种病毒类型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类型;四价疫苗除了预防HPV16和18型外,还能预防HPV6和11型,这两种病毒类型是导致生殖器疣发生的主要原因;九价疫苗则能预防更多的HPV病毒类型,包括HPV31、33、45、52和58型等,这些病毒类型也可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疫苗通常适用于9岁至45岁的人群,接种方案根据不同的疫苗类型和年龄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疫苗需要在半年内完成三剂次的接种,接种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从而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

02

首批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女性,现在怎样了?研究结论或令人意外

2021年,备受瞩目的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份由伦敦国王学院与英格兰卫生部门联手进行的研究报告。这份详尽的报告汇总了2006年至2019年间,英格兰地区20至64岁女性关于HPV疫苗接种与宫颈癌发病情况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12至13岁年龄段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其预防宫颈癌的效果尤为显著,有效率高达87%。同时,她们预防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的有效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7%。

相较之下,16至18岁接种的女性,虽然仍然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预防宫颈癌的有效率仅为34%,预防CIN3的有效率为39%。

自英国实施HPV疫苗接种计划以来,年轻女性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概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特别是那些在12至13岁便接种疫苗的女性,其受益程度尤为明显。这些精确的数据不仅证明了HPV疫苗在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方面的巨大潜力,还强调了早期接种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17岁之前接种疫苗的女性,其发病率下降幅度高达88%,这一数字无疑为我们敲响了尽早接种疫苗的警钟。

03

年龄快超标,还约不上九价,怎么办?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许多年轻女性都面临着九价疫苗预约难的问题,尤其是当年龄逐渐逼近接种上限时,焦虑感更是与日俱增。

九价疫苗,作为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面对这一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考虑其他类型的疫苗

我们要明确,九价疫苗虽然预防效果显著,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二价和四价疫苗同样具有预防宫颈癌的作用,且在一些地区,它们的供应情况可能更为乐观。

因此,如果九价疫苗预约困难,不妨考虑转向其他类型的疫苗。同时,不同地区的疫苗接种政策和供应情况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询相关信息,寻找接种其他类型疫苗的机会。

耐心和毅力

九价疫苗的预约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年龄即将超标的情况下,更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我们可以尝试多种预约方式,如线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排队等,同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苗接种信息,以便在第一时间获取接种机会。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我们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除了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等也是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宫颈疾病,也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措施。

04

如何正确接种宫颈癌疫苗?

了解疫苗接种年龄和适用人群宫颈癌疫苗通常适用于9岁至45岁的女性,但具体接种年龄和适用人群可能因不同疫苗品牌而有所差异。在接种前,应该咨询医生或疫苗接种机构,了解适合自己的接种方案和疫苗接种时间。确认疫苗接种禁忌症虽然宫颈癌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但是有些人可能不适合接种。例如,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孕妇、已经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人等,都不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在接种前,应该向医生咨询并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过敏史,以确认是否适合接种。接种时注意卫生和安全在接种时,应该选择正规的疫苗接种机构,确保接种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接种前,医生应该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按照接种方案完成全程接种宫颈癌疫苗通常需要接种多剂次,一般为2-3剂次不等,接种时间也有一定间隔。在接种时,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接种方案,按时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05

为什么接种了宫颈癌疫苗,依旧患上了宫颈癌?

接种了宫颈癌疫苗后仍然患上宫颈癌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涉及以下三个因素:1、疫苗覆盖率问题

尽管宫颈癌疫苗已经广泛应用,但并非所有女性都接种了疫苗。疫苗覆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

如果覆盖率不足,即使疫苗有效,也不能完全阻止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提高疫苗覆盖率,让更多女性受益,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2、疫苗预防的病毒类型有限

目前市面上的宫颈癌疫苗主要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部分高危型别,如HPV16和HPV18等。然而,HPV病毒有多种类型,其中一些低危型别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宫颈癌,但可能引起其他生殖道疾病。

此外,新的HPV型别也可能不断出现,而疫苗可能无法覆盖所有型别。因此,即使接种了疫苗,女性仍有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的HPV病毒,从而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3、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反应不同,对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对疫苗的反应较弱,产生的免疫保护不够强大,从而无法完全抵抗HPV病毒的感染。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疫苗的效果。

06

阅读延伸:男人也要接种宫颈癌疫苗吗?

男人同样需要接种宫颈癌疫苗。虽然宫颈癌主要发生在女性身上,但男性也有可能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并且可能成为传播该病毒给女性的媒介。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而这种病毒并不仅仅感染女性。男性也可能感染HPV,而且他们在亲密行为中可能会将病毒传播给女伴侣。因此,从预防宫颈癌的角度来看,男性接种宫颈癌疫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男性接种宫颈癌疫苗还有其他的好处。除了可以预防宫颈癌,HPV感染还可能引起其他癌症,如肛门癌、喉癌、肺癌等。男性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降低这些癌症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

9 阅读:42

杨雪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