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奔腾B70的车身结构用料好不好,拆了才知道!

行者车视角 2023-12-27 19:51:19

奔腾B70作为一款亲民国产B级家轿,除了拥有越级的产品实力和极高的性价比外,安全性能才是它最大的亮点,尤其是第二代和第三代车型,均获得C-NCAP五星安全认证,成为五星安全双冠王车型,而第四代奔腾B70的到来,历经17年的进化,在整车用料、车身结构以及主被动安全功能上,同样得到了全面提升。

那么如今第四代奔腾B70的到来,它和第一代车型相比又有哪些变化呢?近日,权威媒体就对第四代奔腾B70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拆解,并在整车用料、结构材质、主动安全等多个维度和第一代奔腾B70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历经17年的发展,背靠一汽70年的造车底蕴,第四代奔腾B70到底有哪些进步?

在外观方面,第四代奔腾B70采用的是劲纯臻的设计风格,飞翼式前灯组、可发光品牌标识以及前脸贯穿式的LED灯带,整个外观设计充满了科技感和时尚感,另外,尾部贯穿式LED尾灯、掀背电动尾门都有配备。其次,4855mm的车长,2800mm的超长轴距,妥妥的标准B级车,后排超大空间随便躺,就外观和空间而言,和当下主流的雅阁、迈腾、帕萨特等车型相比,完全不落下风!不过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100km/h的速度下,车子那样翻滚产生的碰撞能量撞击力强破坏力呈平方级增长,第四代奔腾B70为什么能扛住?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先来看看漆面厚度和硬度,其实早在去年,奔腾B70就已经做过一期对比大众朗逸的拆车视频了,整车高强度钢占比和漆面厚度,均要优于朗逸。而第四代车型经过专业测量仪器对全车11个部位,每个部位又随机选取10个点,也就是110个取样点,结果显示第四代奔腾B70的漆面厚度平均值为144.2微米,整体来说,和去年的奔腾B70漆面水平相当,而漆面硬度在H和2H之间,也是和去年的奔腾B70一致。整体表现不错。

其次在整车用料上,第四代奔腾B70的前防撞梁采用的是双层冲压钢板结构,长度109厘米,厚度2.18厘米,车身覆盖率为58.6%,并且防撞梁和车身的连接处还设置了吸能盒,车身纵梁的前段还有一段溃缩引导区,这样设计可以在撞击时很好的吸能。而第一代奔腾B70的前防撞梁也是双层设计,长度达到了115厘米,厚度1.88厘米,也有吸能盒的设计,通过对比,新老两车前防撞梁的长度略有差异,主要在于车身结构设计的不同,老款纵梁横向间距更大,和纵梁直接连接的防撞梁也就更长了,而新款的大灯是分体式设计,在车头两侧,防撞梁也就需要进行对应的结构调整,其实两车前防撞梁的长度,都已经处于行业前端了,不过第四代车型的材料更厚了。

再来看看后防撞梁设计,第四代奔腾B70长度119.5厘米,厚度1.55厘米,车身覆盖率达到64.6%,老款长度111厘米,厚度1.53厘米,都是单层结构,不过新款的长度更长一些,最大承受压力达到了2.82吨,承受的撞击压力强度更高。

接下来看看车身结构,第四代奔腾B70采用3H+双E车身结构,H车身结构分别在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进行补强,形似三个字母"H"。冲击力经过前/后纵梁、门槛梁、中通道纵梁、横梁等六条通道传递到整个车身,同时侧面车门、门槛、立柱均为刚性结构,减少发动机前仓和其它部位变形后,降低座舱空间变形的可能,而3H+双E型加强结构由门槛、前纵梁后段、中通道加强梁及扭力盒组成,前后贯通式纵梁,拥有更优秀的力量传递路径。让顶棚横纵梁、底部车门槛纵梁、B柱以及底架衡量形成前后左右的包裹式防护,360度可传导和逐级减弱碰撞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奔腾B70整体车身高强钢占比达76%,同级车型占比最高,超硬车体结构热成型钢占比高达22%,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及以上,在关键部位,A柱强度1325MPa,A柱下端是1510MPa,B柱的外层和内层分别是1389MPa和1382MPa,主副驾驶两侧数据基本相同, 在发生危险情况时,主副驾驶的安全系数是一致的,不像某些车型在副驾驶安全性上做猫腻,这一点奔腾B70非常值得点赞!

在主动安全方面,第四代奔腾B70集成了18项安全装备和23项主动安全技术,媒体在小雨天气、湿滑路面对它的AEB功能进行测试,在60km/h时速下,第四代奔腾B70正常刹停,时速提高到66km/h,依旧能实现刹停,这个成绩表现相当不错,虽然第一代奔腾B70的车身采用的是加强型3H高刚度设计,达到了欧洲E-NCAP五星标准,也被媒体称之为“都市装甲车”的称号,但是第四代车型在车身安全结构和用料上,要显得更加出色一些。同时在主被动安全功能的加持下,第四代奔腾B70的安全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经过全面拆解测试后可以发现,第四代奔腾B70不仅仅比第一代强,更是超越了合资车型,如此出色的产品实力,在同级车型中绝对是顶流的存在!

0 阅读:101

行者车视角

简介:观看更多车视频,欢迎大家关注行者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