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常香玉嫁给陈宪章,婚前提出3个条件,人们听后直摇头

正史笔记 2024-05-21 15:50:06

陈宪章,1920年生于河南郑州一个书香之家。他在郑州中学和洛阳师范读书时,就酷爱文艺。抗日战争期间,曾参加洪深、金山领导的《放下你的鞭子》《保卫沪沟桥》等剧目的演出。

后来,他怀着一腔报国热血,考上了张治中举办的国民党战时干部训练团。毕业后,他万万没料到,被分配到陕西宝鸡县提任了中国三青团分团部书记。他对走上这个职位悔恨不已。

陈宪章

1943年冬,17岁的常香玉率领豫剧班来到宝鸡演出。正在沉闷无聊中的青年官吏陈宪章去观看演出,他一下子就被常香玉的戏吸引住了。从此,又激起了他对文艺的爱好之心,在整个演出过程中,他每场必到,既欣赏常香玉的演唱,又在暗中保护着常香玉,以排除贵权和地痞流氓们的捣乱。

常香玉的演唱轰动了宝鸡城。自然捧场的人很多,报刊也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赞誉。唯独有一次,有人坦率地向常香玉提出某场戏中,有段戏词不妥,有一个表演招式不对路,希望她能考虑和改正。意见确实切中了她的要害,心里也服气。

写批评信的是何许人呢,她一直不得而知。

陈宪章、常香玉

常香玉越唱越红了。随之而来的是,追求她的人也越来越多,有达官贵人,豪商巨贾,也有纨绔子弟,地痞流氓。但生性刚烈的常香玉,对贵权、对淫威从不低头。一天,宝鸡青帮头子李樾村娶姨太太,把当地戏班名角都叫去唱堂会,自然常香玉也在被叫之列。本不愿去的常香玉拗不过,只得勉强去了。叫她去是要她给助兴的。谁知她却唱了段悲切切的《孔雀东南飞》。由此,惹得主人恼羞成怒,便指使狗腿子向常香玉扑打过来。她一气之下,吞下两个金戒指,表示以死来抗议李樾村的暴行。

陈宪章闻讯后,一面托人多方周旋,迫使李樾村派人向她道歉,一面请医生,寻韭菜,找蓖麻油,把吞下的金戒指泻了下来,使常香玉转危为安。

陈宪章、常香玉

其实在此之前,常香玉获悉有一位叫陈宪章的青年官吏,在戏园子里常常暗中保护着自己时,就对陈宪章的仗义行为很感动,这次又是他救活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对陈宪章更加感激。为表示答谢相救之情,遂送给他一方手帕。直到这时,她才感到陈宪章并不像别的官吏那样坏,而是一位正直善良,文质彬彬,气度不凡,英俊潇洒的青年。在这次见面交谈中,她才得知写批评信的人,正是眼前这位救命恩人之后,她对陈宪章的戏剧造诣悄然起敬。

不久,陈宪章由爱文艺,爱豫剧,发展到爱常香玉的人品和高洁的性格。随着了解的加深,他们开始交往了,并在交往中,慢慢萌发了爱情。

后来,当他们商量结婚的时候,性情耿直的常香玉向陈宪章提出了结婚的三个条件:一要他辞去官职;二要帮她唱戏,三要照料全部家务。陈宪章不假思索地满口答应了下来。可是常香玉还是有些不大放心,曾暗自思付:“戏里演的陈世美,浪荡公子,在当今也不少哇,他到底怎么样呢?”

陈宪章、常香玉

用心察言观色的常香玉,从陈宪章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了他的心地。所以,在1944年初。他们俩举行了婚礼。

陈宪章和常香玉结婚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人瞠目无言,表示出惊愕、诧异,摇头和叹息。大家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曾受到张治中将军赏识的,仪表堂堂的美男子,竟然放弃升官晋爵的机迁,去迎合一个‘三教九流’的戏子?”

有人说他是“逢场作戏,贪花取乐”,有人说他是“疯子’、“傻子”。

为了爱情、为了事业、为了幸福的未来,毅然决然辞去官职的陈宪章,听到这些议论丝毫没有动摇,更没有后悔,而是以实际行动去忠诚的实践自己的诺言,去大大方方地爱恋心上人。

常香玉

婚后不久,常香玉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住进了西安医院。虽经治疗,病情总不见好转,而到了“恭敬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的程度。这时,有些好心肠的人,多次劝他趁早下决心“弃旧迎新”。但是忠于爱情的陈宪章不为所动,仍然如故的爱抚着病入膏肓的妻子,日夜侍侯在病床前。由于他被熬的十分困乏,怕误了妻子吃药的时间,他就在妻子的病床边放了根小

棍,并告诉她说:“万一我睡着了,你就用小棍把我打醒。”

后来听说出了种新药,陈宪章连忙不惜重金和冒险买来了美国生产的这种新药链霉素。经注射了一段时间以后,常香玉的病情才奇迹般地好起来。

国民党特务为报复陈宪章,而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关进胡宗南的特别监狱。在监狱里陈宪章倍受各种刑具之苦,硬要他供出与《研究书店》、《研究月刊》的关系。其实这都是特务们的借口,而实际原因主要是嫉妒他和常香玉结了婚。把他们的结合,视为“异端”——亲共嫌疑和对“党国不忠”。事后,经过常香玉设法营救,他才被“暂时保外”。

为继承和发展豫剧事业,1948年夏天,陈宪章帮助妻子在西安办起了常香玉豫剧学校并自任校长。解放后,又把戏校改名为剧社。

几十年来,他跟着她历尽生活上的千辛万苦,万般磨难,但是他始终坚定地守护她,支持她,帮助她,痴爱她。为常香玉攀登豫剧艺术高峰,为“常派”艺术后继有人,苦苦地发掘和培养人才,他自己则成了豫剧的编辑、设计师、“打杂工”和“脚手架”——“常派”艺术里不知揉进了陈宪章多少心血。

常香玉、梅兰芳等人合影

为了事业,也是为了爱情,他不惜把千百年来的“夫唱妇随”颠倒了过来,而真心实意地“妇唱夫随”。

2000年7月9日,陈宪章因病去世,临终前他还在嘱咐孩子们以后要照顾好常香玉,不要让她太累。

看到这里,谁不得夸一句陈宪章——这个男人,了不起!

0 阅读:28

正史笔记

简介: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