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后楼盘再现人山人海,​此次政策组合拳有何不同?

小康杂志社 2024-05-22 15:18:39

5月17日对于中国楼市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发布了涉及调整个人住房最低首付比例、商贷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被业内人士用“重大利好”“政策力度前所未有”等词语来形容。

上个周末(5月18至19日),一些地区的楼市迎来了暂时“回暖”。在深圳,不少楼盘又开启了“挑灯夜战”的模式,看房客涌入售楼处,一些房产销售带看忙得不可开交。北京多个楼盘的销售人员反馈,到访量明显增加。一名广西的房产经纪人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5月下旬,当地房屋销售的情况比5月上旬好了不少,不过,虽然看房的人多,但他们也在观望是否现在就“上车”。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 摄

四箭齐发稳楼市 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

至此,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被取消;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当天下午,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宣布,中国人民银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上述政策被市场称为央行发出的“四支箭”。对消费者而言,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新政落地后,如个人购买价值300万元的首套商品房,首付45万元就可以“上车”,门槛进一步降低;以贷款期限30年的100万元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按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购房者每月的还款额将从4270.16元降至4135.57元,减少约135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4.85万元;此外,保障性住房筹集的步伐加快,更多人可以更快实现“住有所居”。

刚过去的周末,不少潜在购房者的看房热情被“点燃”。其中,有的人看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有的人想来“抄底”,也有人担心再不“上车”就涨价了。一些地区房屋成交量明显上升。贝壳App行情播报显示,5月17-19日,深圳房屋成交量持续上升。

“降门槛”推升买方热情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 摄

“我好久没见到售楼处有这么多人了!”5月19日上午,在南京市江北新区一家楼盘的售楼处,工作人员吴飞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该楼盘已经“清静”大半年了,从18日开始,客户突然就挤满了售楼处,虽然公司有所准备,但是此前对政策影响力的预估显然还是保守了。

“如果您是首套房,首付比例就只要15%,而且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已经落实下调,这比例都是之前没有的,现在上车最合适了。”5月18日,当证券时报记者来到郑州市一家售楼部时,销售人员热情介绍了最新的优惠条件,这是他们前一天晚上刚刚统一拟定的销售口径。

在广州市天河区一处楼盘的售楼处入口,写着“抓住1.5成首付的窗口期,越中心越值得”的白字红底巨幅展示牌扑面而来,并直接明了地呈现了三大“降门槛”政策。“这是我们在“5·17新政”官宣后连夜赶制的,”在看房者中穿梭的工作人员匆忙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比起前几个周末,今天来售楼部看房的客户明显多了不少。”

证券时报记者看到,广州天河这一售楼处的洽谈席位座无虚席,不少家庭“拖家带口”围绕着沙盘品评选房。往日,记者在这一售楼处常见的“一对一服务”此时显得格外奢侈,当日大多情况是由一位工作人员带领着五六位看房客户共同参观介绍。

在合肥,34℃的暑天也不及看房者的热情。证券时报记者在华润城建望云售楼部同样看到了络绎不绝的来访客户和几乎座无虚席的接待区。“上午已经接待了5组客户,嗓子都快哑了。我们售楼部有十几个置业顾问,平时足够应付来访,今天压根忙不过来。”该售楼部一名置业顾问告诉记者。同位于滨湖区的伟星滨江道,周六一天来访客户80组,最高1小时接待20组。

证券时报记者来到成都锦江区南三环的一处楼盘时正值晌午时分,前来咨询的购房者在售楼中心问门外的烈日下排队入场——开发商采取了限流措施。楼盘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由于地段、配套、价格等优势,该项目在成都关注度一直比较高,加之近期限购政策的解除,前来售楼部了解情况的购房者增加明显。目前,已经取证房源只剩下几十套,每天都有签约成交。

此次政策“组合拳”有哪些亮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介绍,第一是房地产市场按揭贷款首付比,无论是首次购房首付比还是二套房首付比都降到了历史最低位。可以类比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新盘首次置业的首付比降到20%,而这一次首套首次置业的首付比降到15%,达到历史最低位。首付比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可以有效刺激需求,让那些资金难以满足20%或者是30%的客户顺利进入到买房的行列,刺激房地产市场总体需求,有效缓解市场下行压力。其次是把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利率也下调到历史最低位。这两点都是为了刺激需求,相信房地产市场应该会出现回暖。

▲图源:卡乐图片 宁颖 摄

此次政策组合拳与以往有何不同?

尹中立表示,这一次出台的政策作用点和以往不太一样。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往往是选择刺激需求或者是刺激供给。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这还是第一次。从刺激需求角度来看,过去的一年当中已经数次出台政策,力度也是相当大的。但是从过去几个月的观察来看,市场并没有有效激活,原因出在供给侧。因为开发商出现资金违约风险,就使得期房购买者,(房产)烂尾风险大大的增加。新房销售85%是期房,烂尾风险难以消除的时候,即使有买房的需求,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望而却步,不敢轻易地去购买期房。那么,这个时候刺激需求的政策就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次是双管齐下,不仅仅刺激需求,而且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开设了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化解房地产开发企业债务风险,它的效果肯定比单侧发力有效得多。

来源: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青年报、证券时报、央视网

责编:周经韬

审核:田苑淯颖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