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季诺夫——苏联元帅系列五十八

酸奶味的吻 2024-03-20 17:51:11

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生于1908年10月30日,逝世于1984年12月20日,是俄罗斯族苏联杰出的党务和国务活动家、著名的军事统帅。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并两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荣誉,是一位具有杰出贡献的苏联元帅。

关于元帅乌斯季诺夫: 作为一位杰出的后勤元帅,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乌斯季诺夫在没有直接参与战斗的情况下,为苏联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08年10月30日,他出生于沙俄时期的萨马拉市,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在年仅14岁时,他经历了父亲的去世,从此便肩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支撑家庭,年轻的乌斯季诺夫与母亲搬迁至伊万诺沃附近的马卡列夫,在当地的造纸厂工作。

他的一生,是奉献给苏联人民、党和国家事业的典范。 在1922年,年仅14岁的乌斯季诺夫加入了苏联红军,服务于位于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现今中亚五国地区)的第12军团。在此期间,他参与了针对“巴斯玛奇”民族主义分离势力的战斗行动。随着国内冲突的结束和大规模的复员,尽管其他许多苏联元帅选择继续服役,但15岁的乌斯季诺夫却于1923年退伍返回家乡。 随后,他进入位于科斯特国罗马省的马卡里耶夫不近情理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后,19岁的乌斯季诺夫于1927年加入了高尔基州巴拉赫纳造纸厂工作,不久之后转投伊万诺沃扎里楼下季耶工厂担任钳工,并于此期间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

1929年,乌斯季诺夫被录取至伊万诺沃理工学院攻读机械工程。在学院中,他不仅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还担任了党委委员及共青团书记的职务。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业学习,他转入了国立莫斯科鲍曼技术大学。到了1932年,乌斯季诺夫又转学至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学院,以进一步深造。 在1934年完成学业并荣获工程师称号之后,乌斯季诺夫被委派至列宁格勒海军炮兵研究所担任结构工程师一职,自此,他开启了与武器装备相关的专业生涯。三年后,于1937年,乌斯季诺夫被调派到列宁格勒的布尔什维克工厂,他在该厂先后担任了应用和试验室主任、副总工程师以及厂长等关键职位,表现出色,因而在1939年2月8日获颁第一枚列宁勋章,这标志着他后来共获得11枚列宁勋章中的第一枚。这一成就也使得他成为苏联历史上获得此类荣誉次数最多的个人之一。 进一步于1941年6月9日,乌斯季诺夫跻身中央工作,担任武器人民委员,负责监管苏联全境的武器生产。这个部门是在1939年从国防工业人民委员会中独立出来的。紧接着,仅在两周后,伟大的卫国战争随着他的加入而爆发,时年33岁的乌斯季诺夫随即成为了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中最年轻的成员。 在担任苏联武器人民委员以及后续成为武器部长的职位上,乌斯季诺夫持续了16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主导下的武器生产部门对于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初,乌斯季诺夫负责执行国防工业的大规模转移行动,成功将超过80家军工企业的关键人员与设备,包含60余万名工人、技术员及工程师等,迅速转移安置于乌拉尔东部地区,并迅速恢复生产,确保了前线部队武器装备的供应连续性。在此关键时期,他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斯大林的高度赞誉,被赋予“红色领导”之称号,并于1942年6月3日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殊荣。这一荣誉在苏联元帅中尚属罕见,而如乌斯季诺夫这样两次获此殊荣者更是空前绝后。 在卫国战争期间,由武器人民委员部所领导的企业大量生产了一系列武器装备,以满足红军的作战需求。其中,创新生产的喀秋莎火箭炮和T-34坦克成为标志性成就,这些新式且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显著提升了红军的作战能力,并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苏联军事序列中,乌斯季诺夫元帅以其卓越的工作在炮兵工程勤务领域被高度赞誉,并相继获任中将及上将军衔。其职责主要围绕战时的火炮技术与工程支持。 随着战争的终结,元帅乌斯季诺夫并未褪去他的军事光环,而是继续以武器人民委员的身份致力于国防事业,并在1946年3月15日升任为武器部部长。在此重要岗位上,他表现出了对于科技趋势的洞察力,尤其是对火箭技术在未来冲突中的应用潜力。凭借这一先见之明,他主张利用德国在二战期间积累的导弹研发经验,动员相关的技术专家和资源,为苏联在火箭和导弹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元帅乌斯季诺夫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并且对苏联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