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速降费遭遇“肠梗阻”,电信宽带垄断怎么破?

科技热闻圈 2022-08-15 16:42:18

有一个状况,不知道您有没有同感——越是年深日久的老小区,越是网络环境较差的小区,想升级宽带网络,掣肘就越多。当然,您可能会说,老旧小区受困于硬件设施,升级网络并非朝夕之功等等,但这都2022年了,“车厘子自由”早已实现了N年,为啥接个好用又便宜的宽带会那么难?

资费贵得离谱,网速慢得起飞:为什么他们享受不到“宽带自由”?

例如哈,说到所谓“宽带一哥”,以前很多人都觉得是中国电信,不过最近几年随着各大运营商千兆网络铺设,高效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加上电信自身各种“作”,电信宽带正日渐失去市场,很多老用户用脚投票,在电信宽带到期后转投其他运营商。

在北京海淀区生活的刘先生最近就一直为宽带问题烦恼不已——因为建房时间早(1979年兴建),宽带的入户线路都是由中国电信负责安装,其他运营商想进也进不去,一来二去,小区变成了电信宽带的"独占小区"。其后果可想而知,电信宽带在小区里没有竞争对手,自然就形成了区域垄断,即便宽带服务差一点、价格提得高一点,老小区的用户也拿它没辙。

“关键是价格不便宜,网速也一般!”刘先生吐槽:”据说是小区没有富余的宽带‘入口’,移动或其他公司的线路无法铺设,‘拉飞线’物业又不同意。“

消费者的选择权形同虚设,电信在"独占小区"一手遮天,宽带体验再差也只能忍受,但这口碑……您说又能怎样呢?

刘先生的吐槽有道理,众所周知,中国电信宽带价格门槛高,在其他运营商已经普遍推广300M甚至更高带宽的情况下,囿于价格,仍有相当多的电信老用户使用50M、100M宽带产品——想当年疫情期间全民宅家,不仅是低带宽用户体验差,就连"顶配"的千兆宽带表现也不尽人意,网络拥堵、掉线频繁发生。

除了老旧小区,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所谓城中村申请宽带也是老大难!某著名IT垂直媒体曾经刊载过一篇特写文章,“字字看来都是血”地揭露了城中村宽带安装乱象,文章谈到:“多数情况下能在城中村申请宽带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到村里电信服务点报装(或者拨打宽带小广告上的电话);二是直接从房东那里申请宽带(一些出租屋预先安装好宽带,房东负责统一管理)。而这两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资费贵得离谱,网速慢得起飞。我们在理论上至少有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多家可选。然而在你实际报装的时候才会发现,有些运营商根本就没有入驻到你所居住的村……”

“提速降费”成效斐然,为什么还有种种“肠梗阻”?

即便有条件报装其他运营商的宽带产品,想中止原宽带服务也是“千辛万苦”,有市民曾经向媒体吐槽:“电信宽带到期,打算拆机,找了一家附近的电信营业厅,结果被告知不负责拆机业务,必须去指定营业厅办理。后果在意料之中——特意跑了一趟,电信业务员诸多说辞,例如时限未到、绑定号码等等,总之拆机没那么简单。”

想拥有一条自己满意的宽带为啥那么难?这恐怕还是垄断惹的祸!

回望过往,我国的宽带价格曾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直到中国移动2013年12月入场宽带市场,才打破“北联通、南电信”的分片垄断经营格局。在“宽带中国”战略支持下,以“光进铜退”为切入点,我国的宽带建设走上了超高速发展的通道。

近几年来,在国家层面的强力推动之下,电信网络提速降费利好不断,资费水平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提速降费”虽成效斐然,用户获得感不断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提速降费”措施也面临种种“肠梗阻”,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宽带垄断。

面对垄断,难就难在“最先一公里”,运营商要拿出敢于破题的勇气,打破万事开头难的规律,善于破局,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跑出改革的“最先一公里”。在笔者看来,相比与民逐利,某些运营商更需要的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政策机制与企业创新相结合,改善经营管理、压缩体制成本——只有“严实”为民,让用户多点“获得感”,才会迎来好口碑。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 2022-08-15 23:41

    光是宽带,电费也是如此。收费比国网电价高好多。

  • 2022-08-15 23:37

    打通 提价限量降速 服务!

  • 2022-08-16 06:18

    别说宽带了,就是亏损的

  • 2022-08-15 23:48

    居民宽带贵的,提速降费吗?

科技热闻圈

简介:科技改变生活,提升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