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人情世故,真的让人很疲惫不堪,你有没有同感?

爱娃的学习谈 2023-12-20 15:25:42

老家的人情世故让人很疲惫不堪,上周末回老家了两天,走了四家亲戚,去医院看望了三个病人,花钱不说,真心累的不能行。连在家安安生生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多余时间陪父母唠嗑,真的是来去匆匆!

本身回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多陪陪父母,帮父母干干农活,但却总是被这样那样的事情给占用有限的时间。

每次回老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一圈儿长辈,姑姑,大姨,二姨,舅舅,(虽然大姨和二姨这两年都不在了,但我也会去看大姨父和二姨父)。

每一家去了就是拿些礼品,互相问候一下,拉一下家长,问一下身体状况,每家最多就是待一个多小时就回来了。

所以回家第一天就去这几家长辈家转了一圈,在家吃了个晚饭,吃饭期间老妈说:家里有亲戚住院了,三个亲戚住在县城不同的三家医院。我正好回来碰上,不去看望一下礼节上说不过去,没办法,碍于脸面就去吧。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去医院了,平时也没怎么去过县城医院,到那儿车还开不进去。因为对环境不熟悉,进去后各种问,各种找,楼上楼下各种跑,终于找到了。

到了病房跟亲戚就是各种寒暄,现在来看望病人都不再拿礼品了,所以没有带任何礼品,直接给500块钱现金。

三家医院跑了个遍,病人看过了,也到中午了,一上午时间就这样被消耗掉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父母家。

不禁感叹,本来每次回家是看爸妈的,但每次真正在家的时间真的是屈指可数,更别说坐下来促膝长谈了。

所以有时候真心不想回来,每次回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父母在家多待一会儿,但每次都会被这样那样的人情世故给牵绊。

所以想让父母跟着我们来城里住,但他们又不愿意,感觉城里人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

村里人没有家长里短,也没有互相问候,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所以也没有太多的人情世故往来,感觉挺好的,起码不用麻烦来麻烦去,还欠别人的人情。

但老家就不一样了,老家的风气一点儿也不好,只要街坊邻居谁家有人生病住院了,必须得去看望。不然就感觉自己像亏欠别人一样,回家所有的近亲也得去串门走动一下,不然说你不懂事,不敬重老人!

回老家一趟,跟老公粗略的算了一下:

来回过路费,油费1000元,

看望三个病人1500元,

去四个长辈家买礼品1200元

给父母各自买了一身衣服和两双鞋花了1200元,

带父母去县城饭店吃了一顿饭,然后回来去超市买菜买肉,花了大概有1000多元

所以回家了一趟差不多花了6000元,但真正花到父母身上的钱也就是很少一部分。

这就是当下老家人的人情世故,让人很烦恼,花钱不说还心累!

平时我们在城里也不经常回去,但只要老家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我们都得上礼,人到不到无所谓,但礼金必须得转过去!

去年一个月老家的红白喜事让我随了两千块钱的礼金,真的是上礼上的我心疼,但也无可奈何!

明知道自己会吃亏,但又不能不做,老家人比较注重脸面,父母总是说路都是自己铺的,你不给别人随礼,别人也不会给你随礼,就是因为你们在外面不经常回来,所以更得随礼。

别人家有事儿。都是风风光光的,人气很旺,如果你们不给人家随礼到我们家有红白喜事了,人家也不会过来帮忙。

所以总是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也不想让父母面子上过不去,每次只要老家村里有人有事儿,人家发信息通知到我了,我人可以不回去,但就会把礼钱给人家转过去,关系一般的转200元,关系好的转500元。

将来我的孩子结婚生子,我应该不会回老家办婚礼,所以也就意味着我现在随出去的份子钱会打水漂,但没办法,又不能不随,除非家里没有人回去住了。

但我父母还在老家生活,他们更不愿意来城里居住,所以我必须得继续跟村里人维持“礼尚往来”!

所以这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和家里亲戚断亲的原因,本身自己的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每个月得还房贷,车贷,生活费,孩子的学费,杂七杂八的费用,生活的苦不堪言,穷的叮当响,但为了所谓的面子还得维持一些所谓的关系,能不累吗?

大家有没有同感?

4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