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你见过70年代的深圳吗?当时只是一个偏远小渔村

镇涛聊科学 2023-04-10 00:49:00

什么是深圳?

经济特区,国家计划单列市,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中国GDP排名第三的城市……

70年代的深圳,山水秀丽,到处都是农田

不过,在设立经济特区之前,不叫“深圳”,原名“广东省惠阳地区宝安县”,一个离省城广州有些距离,毫不起眼的小县城。

宝安县当时属于客家地区,“圳”在客家话中是指田间的水沟,“深圳”的意思是田地间有一条深水沟,土味比较重吧?

1972年,美国小伙威廉·约瑟夫,成为最早进入深圳的外国摄影师之一。刚刚抵达罗湖口岸,他就拍摄了一张深圳边防检查站的照片。

这里可能是梧桐山,客家人的房子,就建在稻田边,近距离有利于耕种。

深圳的客家传统民居,墙上写着“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

到处都是农田,深圳是沿海地区,虽然附近山不少,但在山和海之间,有不少小平原。客家农民正在耕田。

威廉·约瑟夫拍摄深圳6年之后,一位名叫葛大为(David.Gleit)的美国人也来到深圳。他当时是同家人从香港去广州旅游,经过深圳时拍下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由于很多外国人去中国内地旅游,都要先经过香港。图中,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相关证件。

一年过后,也就是1979年,美国人Benicektoo也来到深圳。此时,已经撤销宝安县,设立了深圳市。照片中虽然还没高楼大厦,但街头的人明显多了起来,处处充满生机。

开始有务工者出现在街头。1979年的照片,如今44年过去了,照片中的人物现在过得还好吗?

路上既有骑单车的中年大叔,也有挑着粪桶的客家本地青年。背景中开始出现楼房,路上很多红砖,一个伟大的、快速变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到2022年的时候,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的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768.16万人 ,是四大一线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和当年的宝安县完全不同,此时的深圳,已经是全国超大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

0 阅读:324
评论列表
  • 2023-04-10 02:48

    人云亦云,圳在广府话中是很小很小的河流,广府人比客家人多

镇涛聊科学

简介:爱科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