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我最近做了个挺疯狂的决定——我把过年戒了!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我去年过年的经历讲起。

去年过年,那可真是一场“灾难”。一到过年,七大姑八大姨就跟商量好了似的,开启“灵魂拷问”模式。刚一见面,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各种问题围攻。“工作咋样啊,工资多少啊?”“谈对象了没?啥时候结婚啊?”“怎么还不要孩子啊,隔壁家谁谁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我心里那叫一个无奈,这些问题年年问,我都快能背下来答案了。每次回答完,还得听他们一顿唠叨,什么“要抓紧啊”“别挑花眼了”,我这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除了被追问,过年还有各种人情往来。以前关系一般的同学,一到过年就开始组局,说是叙旧,可去了之后发现大家都在互相攀比。谁买了新车,谁换了大房子,谁升职加薪了,一顿饭吃下来,满耳朵都是这些炫耀的话。我坐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这顿饭吃得又累又无聊。而且,过年走亲访友还得准备各种礼物,钱包一下子就瘪了。

还有过年的各种传统习俗,有些对我来说也成了负担。像大扫除,本是为了辞旧迎新,可真干起来才发现太费劲了。擦窗户、扫地、拖地,把家里每个角落都得清理一遍,累得我腰酸背痛。贴春联也是,爬上爬下的,一不小心还容易摔着。还有那些祭祀仪式,虽然我知道这是对先人的敬重,但有些复杂的流程我实在搞不懂,做起来也觉得有些形式主义。

过年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没意思。以前过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有说有笑的,可现在春晚的节目越来越难满足大家的口味,看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打牌、打麻将这些活动,我又不太感兴趣,每次只能在旁边干坐着,看着别人玩得热火朝天,自己却觉得无比孤单。

再说说这过年的花费,简直就是个“无底洞”。买年货、给红包、走亲访友买礼物,哪哪都得花钱。还没等过年呢,工资就已经所剩无几了。过完年,看着空空的钱包,心里别提多焦虑了。

基于这些原因,我决定今年把过年戒了。刚开始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毕竟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跟着大家一起过,总觉得怪怪的。但我还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过一个不一样的年。

于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我没有回老家,而是一个人留在了工作的城市。年三十那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忙着准备年夜饭,而是点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外卖,边吃边看电影。没有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唠叨,没有了各种人情往来的应酬,我感觉无比轻松自在。吃完饭,我出去散了散步,看到街道上张灯结彩,虽然没有老家那种热闹的氛围,但也别有一番宁静的美。

大年初一,我睡到自然醒,然后去了图书馆。在那里,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享受着知识带来的乐趣。没有人打扰,也不用去想那些烦心事,这种感觉真好。下午,我去健身房锻炼了一会儿,出了一身汗,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接下来的几天,我也没有闲着。我去看了几场展览,参观了博物馆,还学习了一些新的技能。我发现,没有了过年那些繁琐的事情,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充实自己。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断绝了和家人朋友的联系。我会通过视频电话和他们拜年,聊聊最近的生活。虽然不能面对面,但那种亲情和友情依然在。

把过年戒了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过年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疲惫,压力很大,现在我不再被那些传统的过年方式所束缚,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也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勉强自己,而是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知道,我的这个决定可能不被很多人理解,毕竟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太重大了。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过年的意义,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那些传统的习俗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过得开心、快乐。如果过年带给我的只有烦恼和压力,那我为什么还要强迫自己去遵循那些旧有的模式呢?

或许明年,我还是会选择戒过年,又或许我会找到一种新的过年方式,让过年重新变得有意义。但不管怎样,我都希望大家能够在过年的时候,真正地享受这个节日,而不是被各种压力和负担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