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何被贬夜郎?冤不冤

风长眼量 2024-05-20 09:25:4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早发白帝城》,小朋友都能倒背如流。李白为什么要从白帝城顺江东下至江陵?李白在被贬夜郎时,走到白帝城突然收到特赦,心情非常激动。

图-白帝城

要不是名将郭子仪等人相救,李白连被贬的机会都没有,直接砍头了。李白疑似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他到底冤不冤呢?

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从小丧母,被三哥肃宗李亨抚养。李璘非常聪明,就是相貌丑了点。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到西川避难,让李璘出任江陵郡大都督,保持西川与江东的长江水路通畅。李璘发现江陵财物堆积如山,就起了野心。荆州的战略空间较为狭窄,手握重兵的李璘盯上了江东。肃宗发现十六弟有不臣之心,让他回来,李璘不听,率水师东下,直取江东,江东各级将官“大骇之”。

热衷功名的李白为一展大才,投到永王李璘的幕府。李璘和朝廷对着干,别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李白却给李璘大吹法螺,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在舆论上为李璘摇旗呐喊。

图-今荆州即“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江陵

第一首是:“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李白认为玄宗让李璘控制荆州(天子遥分龙虎旗)是为了振兴大唐,并不是叛乱。李璘是有割据江东之志,但当时他没有称帝,依然是大唐臣子。李白性格过于天真奔放,朱熹说他“没头脑”,没有看出李璘的野心。

第二首:“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意思是说天下大乱,场面像极了西晋的永嘉之乱。东晋宰相谢安是李白的偶像之一,淝水之战大败前秦百万大军,“净了胡沙”。李白把自己比成谢安,似乎在告诉李璘:“你的谢安就在眼前,赶紧拜我为宰相。”因为这句狂言,李白受到后世很多文人嘲笑,就你还想当谢安?

第三首:“雷鼓嘈嘈暄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如果说这首诗是黄巢写的,估计也会有人信,这简直就是起兵口号,后世有人戏称为“快板诗”。李璘的军队已过长江重镇武昌(不是武汉而是鄂州,唐朝的武汉称鄂州)和九江,抵达三吴(今苏州、扬州、南京),这里物产丰富,是唐朝的财赋重地。李璘如果控制住三吴,“大业”必成,李白的地位自然也会更上一层楼,此刻的李白心情轻松愉快。

第四首:“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金陵(南京)是六朝国都,诸葛亮称之为龙盘虎踞。李白也明白,李璘的大本营一定会放在金陵。晋元帝司马睿就是以金陵为家,最终建立东晋。

图-宁夏

第五首:“二帝巡游具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二帝是指唐玄宗入蜀,唐肃宗在灵武(宁夏银川以南)。由于唐军正处在调整阶段(换了皇帝和战略),河南形势确实比较被动。但“贤王”二字却刺激到了唐肃宗。李璘是贤王,自己又是什么,昏君?

图-四川盆地

晋元帝司马睿也是中原远道而来金陵的,而元帝之前的皇帝,是导致西晋大乱的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被俘虏的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惠帝被毒死,怀愍二帝投降被杀。肃宗读完这诗气得大骂,就凭“贤王”二字,肃宗不杀李白,真是法外开恩了。

图-镇江

第六首讲的是丹阳(镇江)的地理形势:“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用字造句是典型的李白风格,大气奔放。吴郡太守李希言听说永王东进三吴,怀疑其真实目的,派人质问李璘:王爷此来何干?莫不是造反?李璘大怒,出兵两路,一路攻扬州,一路攻苏州,而丹阳是必经之地,地势险要,李白非常感慨。

李希言和淮南采访使李成式等人出兵拒绝李璘,但都被李璘打败,“江淮大震”。

第七首:“王出三江接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三江五湖,一般认为是长江及相关支流,以及太湖和周边几个湖泊,代指江东。此时的李璘势头正盛,李白似乎看到了建立“东唐”的希望,“快板诗”写得越来越让人心潮澎湃。

图-扬州

第八首:“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这首诗犯了唐肃宗的忌讳,问题出在第三句“帝五浮江日”上,还和晋元帝有关。西晋大乱,琅琊王司马睿和其他四位王爷渡江南下,最终司马睿建立东晋,这就是有名的典故“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李白把一直把李璘比作建立东晋的司马睿,置唐肃宗于何地?

图-唐朝在高句丽建立的安东上都护府

第九首:“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这首同样犯忌讳,等于李白坐实了李璘想当皇帝的野心。文皇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太宗在幽州誓师后,唐军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高句丽。肃宗给李白定罪,把李璘比成唐太宗,也是罪证之一。

第九首实际上是李白向李璘献的计策,认为李璘应该北上渡海直取幽州(北京),成不世之霸业。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控制江南,所以有了第十首。

第十首:“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李璘进军江东,引发江东唐军的激烈反抗,江东节度使章陟率众声讨“逆王”。此时李璘应该还没有控制江东重镇南京,小山就是大名鼎鼎的钟山,李白说“更取金陵作小山”,就是出于唐军对李璘反抗的担心,担心李璘可能拿不下江东。

李白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李璘兵败的苗头已经显现。下一首怎么看都像是在为李璘“谋反”,包括自己“从逆”在辩护。

图-古夜郎范围在贵州的贵阳、安顺等地

第十一首:“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最后一句说永王只是从南方起兵扫平“戎虏(安史之乱)”,依然拥护在长安的皇帝,并不是自立为帝。“西入长安到日边”正好与第五首的“二帝巡游俱未回”前后相呼应。李璘到底有没有谋反之意,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李璘兵败被杀,把李白晾了出来,李白必须想办法自保。

关于李白成为李璘的幕僚,苏轼说是李璘贪李白盛名,胁迫他入伙的。“其行可嗤,其情可愍。”李白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也说“避地庐山,遇永王东巡胁行。”但这是李白被“从逆”下了大牢之后写的,唐肃宗并不是很认可李白的自诉。也有人说李白根本不是受李璘胁迫,而是自愿加入,企图做第二个谢安。

李白是唐朝文化的顶流代表人物,这样的文化大伽却跟着李璘胡混,还写诗讽刺自己是晋惠帝,肃宗能不生气吗?从唐肃宗把李白贬到“荒蛮之地”的夜郎,肃宗已经开恩了。李白想到自己将在“不毛之地”的夜郎自生自灭,心情何等郁闷,然而到了白帝城,忽蒙大赦,李白兴奋得拍手大笑。

有人讽刺说:谢安是这种幼儿园小朋友的性格吗?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