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博:古中山国的“王旗”有点怪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2024-03-13 19:12:03

河北省博物院最重要的一个展览就是“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占南区二楼两个大展厅。在第二展厅一进门,两排巨大的山字形青铜器,如旌旗般,特别让人震惊。原来,它们还真类似“王旗”,是中山国特有的依仗礼器,分别出土于中山王厝(同音,很难写的一个字,就用这个代替一下)和中山成公墓中。

王权的象征,这个中山国怎么这么特殊?

这个中山国是古中山国,是同战国七雄并立存在过的、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千乘之国。不是西汉那个汉景帝封儿子的那个西汉诸侯国。

由于中山国非周王室宗亲,又几经灭国复国,不断迁徙,史书上记载的不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河北省平山县不仅发掘出了几座中山王墓,还找了了它的都城,这个曾经和晋国、魏国、赵国都有战争、能周旋于战国七雄之间的小国才逐渐清晰起来。

看到展厅这两排巨大而特别的“王旗”,就知道这个中山国肯定有点与众不同。

展厅的标志就用了“山字形”图标。

“古中山国”展厅门口就是两排巨大的“山字形”青铜器。以人为参照物,就知道“山字形”青铜器有多大了。

这种“山字形”青铜器是两排,分别出土于中山成公和他的儿子、最有作为的一位中山王厝的陵墓。成公的是一套六件,厝的是五件。

器物上部呈“山”字形,插上木柱上树立排列,象征中山王的权威,为战国中山国所特有。

中山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从这个“王旗”上就能看出“风俗习惯”与中原不同。但同时它也在向中原文化不断学习。比如,儿子就比爹少一件,而且尺寸也小了一号。

这两排,只有中山王厝的五件是文物,他爹成公的六件是仿制品。为啥?因为成公的虽然大,却薄。中山王厝的虽然小却厚。儿子还是耍了小心思的。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2:09

    类似成吉思汗的大白纛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简介:慵懒的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