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

苗苗聊健康 2023-06-10 04:10:02

气,本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用于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以气的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宝命 全形论篇》“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即指出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不断地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说明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故气机失调则能变生出多种疾病。

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记载:“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灵枢·五音·五味》则详细论述了宫、商、角、徵、羽5种音调调治疾病的说法,后来归纳为“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的“五音入五脏,五音疗疾”的音乐治病理论。

用乐如用药。真正的上医,可以达到,一曲音乐终了,病退神安。音乐治疗,也有正治法、反治法。反治法,可以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正治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属性相近,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平时人们保健养生,也常常选择“吹拉弹唱”等器乐作为爱好,,尤其是吹奏乐器,比如:葫芦丝,埙,笛箫等。既可以练气调息,又可以怡情疗疾。音乐,是青少年作为素质培养的重要部分,也中老年朋友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爱好!

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功法,

敬请关注本人的头条号——老中医周攻谋(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版权声明:本头条发布的图片及文字大多来自网络,版权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存在不当,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与医生成朋友,多个健康顾问,健康一生。

0 阅读:3

苗苗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