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飞速发展,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让他们陷入消费陷阱。

近日,河南郑州的李先生发现孩子竟用一万多租来一部市场价 7000 多的手机。孩子为了这部手机,倾尽所有凑首付,还背负每月千元贷款。孩子因同学都用新款手机而心生羡慕,在商家的忽悠下,陷入了这场骗局。商家以孩子自称月入一万为由办理贷款,可十六岁的孩子哪有这样的收入?明显是商家故意为之。

商家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未成年人的恶意诱骗。他们利用孩子的攀比心理和对消费的懵懂认知,设置重重套路。不仅抬高手机价格,还以租赁之名行诈骗之实,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背负沉重债务,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和精神困扰。

幸运的是,在调解员的帮助下,执法人员介入调查,店家最终退款。但这并非个例,市场监督局已接到多起类似投诉。这不禁让人深思,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严惩此类不良商家,不能让他们通过转让店铺、注销执照等手段逃避责任。同时,家庭与学校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他们明白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陷入类似的消费陷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有AI生成”.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