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场买官案引发的满清一朝的最大国库偷盗案

清水空流 2022-11-10 07:28:46

谁都知道,在满清所有的皇帝里,最抠门的皇帝就是道光,裤子破了居然不肯做新的,去打补丁,但两块补丁居然让内务府报销白银50两,道光皇帝可能不知道这50两白银能作多少条裤子,真不知道这帮奴才是给道光省钱还是败家。更让道光皇帝想不到的是,他这里拼命省银子,他的奴才们舍命偷他的银子。最后差一点把国库偷空。酿成满清一朝最大的偷盗大案。

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那一年。由于赔偿英国白银数额巨大,道光不得不开始卖官鬻爵。这一消息公布之后,让北京城万泰银号的大掌柜张亨智(银行)动了心思。这张亨智虽然家里有的是银子,但家里三代没有一个做官,现在既然国家开放市场,张亨智就打算为自己儿子捐个知州官职(四品官),这个官职的出售价格是一万一千四百七十四两银子(居然有零有整),这一万多两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满清一品大员的年俸是180两白银,而满清的亲王年俸为一万两白银。可以说,这个官的价钱真的不低,而作为银行董事长张亨智真有钱。

毕竟是1万多两银子,光重量就200多斤,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为求办事稳妥,张亨智特地按照要求将一万一千四百七十四两银子分装在十一个袋子中,交给自己的亲家周二(原名不可考),要求周二将这些银子送到户部(财政部)的银库中。周二在接到张亨智的要求后,立刻带着自家下人前往银库交银子。但当天交银子的人特别多。等到周二交钱时,已经到了傍晚。也合该出事,当天在银库执勤的库兵,恰好有张亨智的弟弟张诚保。张诚保在验收银两时,故意报错数目,而负责此事的官员却置若罔闻,完全没有认真核对数目。这么做应该是习以为常。本该如实交的十一袋银子悉数上交的银子,最后却只交了七袋。还剩余4000多两银子。这就是说,户部账目上是11万两,而实际入库却是十万多两。

周二在办完一切手续后,在退出库房的时候,周二却被另外几个库兵拦住了去路。显然这些兵油子看到了张诚保,那点小动作可瞒不住他们,毕竟这样的事情都干过,于是这些库兵就理直气壮地向周二索要贿赂。周二自然不愿意给,见钱眼开的库兵强行抢了周二400多两银子。周二次行尽管被抢了400多两,但依然给张亨智省下了3600两。得知消息万泰银号的其他几位股东在得知消息之后,就和张亨智要赏金。张亨智这人虽然给儿子花钱很大方,但让给外人,他是一两银子都不都不愿意给,而且他还为此损失了400多两银子而肉痛不已,因此他不仅不给银子,立即让这些人立即滚,马不停蹄地滚。

这几位不仅没有得到银子,还挨了一顿臭骂,自然想报复老板张亨智。这几个人也颇有政治头脑,他们并没有幼稚地去检举张亨智买官,而是举报张亨智的弟弟、银库库兵张诚保渎职虚报账目。一番运作之下,几位银行大佬的检举信竟然直接摆在了道光皇帝的龙书案,虽然是一个普通库兵张诚保渎职一事,但立即让道光意识到,完全有可能是窝案,在这种情况下,道光立即让刑部尚书惟勤彻查户部渎职一案。并对户部进行盘账。刑部尚书惟勤到了户部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户部银库中的银子已经大部分被搬空,户部账目上的库银是1200多万两白银,而实际库银不过二百多万两,而此时由于黄河决口。新疆发生叛乱,兵部和工部都在和皇帝要银子,预算高达700多万两,而现在映入惟勤眼前的都是木头和砖瓦,如此大规模的贪污,绝对不是一两个库丁能造成的,必定是上下沆瀣一气,历时数载,内外勾结作案。而当时负责管理户部的是道光最信任的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惟勤实在是知道向道光汇报工作。

就在此时,穆彰阿政敌立刻上书道光皇帝,要求彻查国库被盗案。惟勤见无法遮掩此事,便向道光详细汇报了户部查询结果,道光听后勃然大怒,立即让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同亲王共同盘查,最后户部银库共亏空925万多两白银。道光皇帝愤怒至极,此时清朝已经衰败,一年的收入也就4000万两白银。这一下子就亏空900多万两,于是道光下令将所有经手和查验库银的库兵斩首,家人发配边疆,320名涉事官员被追缴白银。道光皇帝随后下旨,自嘉庆到道光二十三年间所有做过国库官员和库兵的人,其家人后裔每月罚款1200两白银一直追缴到子子孙孙。即便如此,最终找回来的钱也难以弥补如此巨大的损失。最后只能是一了百了。

可以说,大清朝的府库,早已成了贪官污吏眼中的肥肉,想怎么偷就怎么偷。一个连自家府库都看不住的清王朝,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如此景象,在鸦片战争里一败涂地,其实丝毫不奇怪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24

清水空流

简介:历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