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轴承超温的预防方法
润滑管理
1. 正确选用润滑剂
- 根据电机转速、载荷及工作温度选择润滑脂型号,例如:
- 常规工况:滚动轴承推荐使用3号锂基脂或复合钙基脂,滑动轴承用20号机械油;
- 高温环境:选择耐高温润滑脂(如氟基脂),耐温可达120℃以上。
- 润滑脂添加量应控制在轴承室空间的1/2(转速≤1500r/min)或2/3(转速>1500r/min),过量会导致摩擦发热,过少则润滑不足。
2. 定期维护与清洁
- 每15天检查润滑脂状态,及时补充或更换变质油脂,并清除旧油脂及杂质;
- 检查密封圈是否磨损或变形,避免杂质进入轴承。
安装与配合调整
1. 确保配合公差合理
- 轴承与轴、端盖的配合需严格按标准执行,过紧会导致游隙不足,过松则易引发振动和摩擦。例如:
- 轴公差建议选用k6或m5中差,避免过盈量过大导致负游隙;
- 滑动轴承与轴间隙调整至0.1~0.2mm,避免因间隙过小引发温升。
2. 校正机械对中
- 联轴器或皮带传动需保证电机与负载机械轴心一致,避免偏载和振动;
- 定期检查基础螺栓紧固度,防止地脚松动引发振动。
编辑
运行监测与维护
1. 实时温度与振动监测
- 安装温度传感器(如光纤测温装置),设置报警阈值(滚动轴承≥95℃、滑动轴承≥80℃立即停机);
- 振动值控制:1500r/min电机振幅≤0.2mm,异常振动需排查保持架或润滑问题。
2. 定期检修
- 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如发现疲劳剥落、锈蚀或裂纹,及时更换;
- 检查轴是否弯曲或变形,必要时校正或更换。
特殊工况处理
1. 轴电流防护
- 变频电机使用绝缘轴承(如外圈镀氧化陶瓷),防止轴电流腐蚀(电流>500mA可能烧损轴承)。
2. 高温与重载优化
- 高温环境下,选用耐热轴承钢(如SNCM220)或油雾润滑系统,极限转速可提升20%~50%;
- 重载电机优先选用圆柱滚子轴承,并加强冷却(如循环油冷却)。
设计改进与工艺优化
1. 散热结构优化
- 增加轴承箱通风孔或外接风扇,降低环境温度;
- 检查冷却水系统流量,防止管路堵塞导致冷却不足。
2. 减少摩擦热源
- 避免轴承预紧力过大,采用可调游隙轴承设计;
- 平衡转子动/静平衡,减少振动引发的额外摩擦。
编辑
电机轴承的极限值,需综合考虑温度、转速、载荷等多方面参数
温度极限值
1. 标准限值
- 常规标准: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滑动轴承不超过80℃(不同标准略有差异)。
- 温升要求:
- 温升(轴承温度与环境温度差)通常不超过35~40℃,例如:
- JB/T7255-94:温升≤35℃,最高75℃;
- JB/T7743-95:温升≤40℃,最高80℃。
2. 超温后果
- 润滑脂性能下降,加速轴承磨损;
- 滚动体或滚道变形,导致卡死或烧毁;
- 电机绝缘材料老化(如F级绝缘材料极限温度155℃)。
转速极限值
1. 定义与影响因素
- 极限转速:轴承连续运转不因摩擦发热损坏的最高转速,受类型、尺寸、润滑方式、载荷等影响。
- 润滑方式:油雾润滑比脂润滑极限转速高20%~50%;
- 载荷:载荷超过0.1倍额定动载荷(0.1C)时,极限转速需乘以修正系数(如0.8~0.95);
- 预紧力:过紧预紧力会降低极限转速。
2. 典型数据
- 深沟球轴承参考转速较高(如6000型可达数万转/分),圆柱滚子轴承次之;
- 电机同步转速对应的轴承振幅允许值(如3000转/分时振幅≤0.1mm)。
编辑
载荷极限值
1. 径向与轴向载荷
- 向心轴承:承受径向载荷为主,联合载荷(Fa/Fr≤0.25)时需降低极限转速;
- 推力轴承:仅承受轴向载荷,极限载荷通常低于径向轴承。
2. 动态载荷能力
- 额定动载荷(C):轴承在100万转寿命下可承受的最大载荷;
- 超载后果:接触应力增大,温升加剧,寿命显著缩短。
其它极限参数
1. 绝缘性能
- 变频电机需使用绝缘轴承(如外圈镀氧化陶瓷),防止轴电流腐蚀(电流>500mA可能烧损轴承)。
2. 振动与噪声
- 允许振动值:如1500转/分电机轴承振幅≤0.2mm;
- 异常振动可能预示保持架损坏或润滑不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