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把刑法课讲成脱口秀的男人!爆红两年后却突然在凌晨宣布停更

苏款款 2025-04-30 00:09:08

"各位同学,今天我要讲的是张三的离奇故事……"

当这句话从B站弹出时,无数大学生正缩在被窝里疯狂截图。

罗翔普法小视频的想法起源于2020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阶梯教室,罗翔对着空荡荡的座位叹气:

“疫情不能线下上课,我的段子没人听啊。”

助教提议:“要不把讲张三的录音发B站?”

普法小视频上线,令人意外的快速引爆全网,罗翔连续几年入选小破站“百大UP主”。

1

当罗翔用《西游记》比喻犯罪构成时,弹幕疯狂刷屏:“猴哥,你被妖怪抓走算正当防卫吗?”

当他吐槽“张三给室友投毒,因为室友偷吃了他最后一包辣条”,评论区变许愿池:“求张三开个辣条专卖店!”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每段笑声背后,罗翔教授都在插入“致命一击”。

讲“高空抛物罪”时,他突然放慢语速:“去年有个孩子被天降哑铃砸死,父母跪着捡起凶器……法律不会让这样的悲剧沉默。”

当课程播放量破百万时,几乎没有人发现罗翔教授悄悄关掉了打赏功能。

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罗老师身上闪耀着的这种“人性的光”。

2

2022年6月,罗翔突然删除所有视频。

这个把刑法课讲成脱口秀的男人,在爆红两年后突然停更,凌晨三点,他发长文自嘲:

"我只是个普通老师,承受不住网络狂欢。"

网友扒出这几年为制作这些视频,罗翔办公室凌晨四点的监控。

书桌上堆着的是贴满了批注、发黄的《刑法修正案》,便利贴上写着:

“张三可能涉及到的82种死法·第37版”。

助教老师爆料为了讲清“期待可能性”理论,他硬是啃完了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的德文原著。

书页里还夹着一张中文翻译便签:“张三如果懂德语,可能就不会犯罪?”

学生爆料某次讲“死刑存废”课上罗翔老师突然哽咽:“当年实习时见过死刑犯遗书,那字迹比我的板书还工整……”

一次庭审直播点评,说到因贫穷杀人的死刑犯,他突然翻开《论语》: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你们觉得这人年轻时听过这句话吗?”

镜头扫过旁听席,受害者家属握紧的拳头突然颤抖起来。

还有一次直播庭审结束后,他念完犯人绝笔信,突然背诵《诗篇》第23篇: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镜头扫过旁听席,有法官偷偷抹泪。

课后3小时,他在微博匿名捐款5万元给死刑犯子女助学基金。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他在视频里自曝,曾因拒绝为有罪但富有的被告做代理人,被律所扣掉半年奖金。

2

他自嘲“小区保安都认识我”后,有学生扒出监控:疫情期间,他连续17天偷带食堂剩包子给流浪狗。

被保安大叔逮住时罗翔老师狡辩:“这是张三吃剩的,按刑法第…算了,我错了!”

有网友偷拍到他在法学院草坪蹲着,举着火腿肠对流浪猫说:“你们抓鸡算盗窃吗?不过初犯……算了,这叫紧急避险。”

次日,他匿名给学校流浪猫协会转账3万元:“请给它们买防抓手套。”

2021年,某山区小学收到37万元捐款,附言:“请转交叫张三的孩子。”

校长茫然:“我们学校只有三个姓张的学生。”

最后这笔钱成为了全校免费午餐基金。

罗翔后来在课上自嘲:“张三没身份证,但该吃饭。”

有粉丝拍到他书架第三层永远摆着加缪的书,但夹着的不是“减刑申请书”,而是张三主题的《人类迷惑行为研究报告》。

最新一页写着:“第82种死法:被自己的愚蠢感动到哭。”

3

当某网红律师在直播间吹嘘知识付费“30天过法考”,他突然空降弹幕:

“建议你补充第31课:如何对当事人保持真诚。”

“如果正义会让你狂喜,那正义必然掺杂私欲。”

他反复强调:“学法律就像练武功,你得先学会挨打(被张三虐)。”

“真正的法律教育,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守护心中那个不愿同流合污的张三。”

当某顶流律师靠炒作案卷卖课年入千万,他直播时坚持“三不原则”:不卖书、不带货、不接广告。

网友嘲讽:“罗老师不如开个‘张三周边店’!”他却自黑:“我连张三的人设都养不起。”

当全网跟风玩“张三梗”,他深夜发问:“你们在笑张三,但现实中的张三,可能就是你楼下偷外卖的老王。”

或许正如他所说:"真正的成熟,是看清生活的荒诞后,依然选择相信法治的光。"

从“法外狂徒张三”普法段子手到深夜停更自省,罗翔老师用段子撕开社会荒诞,用眼泪守护人性底线,以及人性的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