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醒来,Manus打了笔者一个措手不及,号称全球首款通用Agent,实力碾压OpenAI,被媒体称作下一个deepseek来了。据悉,Manus与传统AI助手不同,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可以完成简历筛选、房产研究、股票分析等工作。
消息一出,立马震惊资本市场,大家看到与Manus相关的AI智能体概念集体爆发,汉得信息涨停,云从科技一度涨11%,财讯股份涨停,深信服、海天瑞声整个AI圈再度上演狂欢。网友更是迅速出了概念股名单,彻底激发了市场热情,中国科技股彻底被点燃。

当然了,最牛的还是头部券商火速写出的研报,但是,金石看完,至少对我来说没有太多有用信息。

Manus到底是个什么产品?
3月6日凌晨,国产大模型团队Monica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据介绍,Manus与传统AI助手不同,它能够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不仅能提供建议或答案,还能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是真正自主的AI代理。
在GAIA基准测试中,Manus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是指在某一领域或任务中,某个模型或方法达到了当前最优的性能水平)的成绩,显示其性能超越OpenAI的同层次大模型。
它目前没有公开上线,只能通过邀请码使用,而它的发布主要通过一个演示视频。它的爆火则来自自媒体的集中曝光和各大官媒的不吝赞美。在Manus时长4分钟的发布视频中,团队首席科学家Peak向观众详细地介绍了Manus的工作表现及相关应用案例。

在演示视频中,它展示了三个场景:上传包含多个简历的压缩包,根据你的提示词,Manus自动帮你解压缩并分析简历,然后给出建议;提出你对房产的需求,Manus自动帮你做房价和信息的整理;对英伟达和特斯拉股价生成分析报告。
比如,Manus可以帮助用户筛选简历。当用户向Manus发送一个包含着10份简历的Zip打包文件时,Manus会像人类一样工作,首先解压文件,然而浏览其中的每一份简历并记录下重要信息,最后梳理出排名建议以及候选人简介、评估标准等附加材料。

比如,Manus还能够帮用户分析股票,比如提供不同公司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Manus此时又好像一个股票经纪人,能够自主访问相关网站,还会交叉验证数据准确度,最终提供详细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例子均可以通过ChatGPT、Claude等大模型及基于这些大模型AI代理产品完成。不过,Manus将文档阅读、网页浏览、运行Python代码等执行过程,通过虚拟机图形用户界面在传统AI对话框的右侧进行了展示,十分可观,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
Manus爆火之后,大量关注AI Agent产品的网友们,纷纷涌向Manus官网页面,由于访问量太多,直接将Manus官网干宕机。有人于3月6日上午尝试登录Manus的使用链接入口,已无法登录。
不过,截至目前,绝大部分人依然无法体验该产品。若要使用该产品,需要一个邀请码。目前,Manus的邀请码一码难求,有不少网友都在求购,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所谓Manus邀请码价格最高被炒至近十万。
对此,Manus AI合伙人张涛3月6日下午在社交平台发文声明,我们知道大家还没体验到Manus;过去的17个小时对于团队来说无异于一场充满了各种意外的冒险,完全低估了大家的热情;目前采取邀请码机制,是因为服务器容量有限;目前看到的Manus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离在正式版中想交付给大家的体验还差很远;像模型幻觉、交付物友好度、运行速度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由于Manus采用邀请内测的限制,导致很多用户无法体验到这一款AI Agent带来的体验,这一举动也被质疑为“饥饿营销+套壳炒作”。
1)市场质疑Manus是饥饿营销。有财经博主发推表示:佩服Manus AI的想法,当天炒作当天收割,听说这个团队以前是搞私域微商的,最擅长KOL营销。

其实,在今日早间大家发现,这个世界全变天了,一家十几人的初创企业直接将OpenAI干倒了,甚至超越了deepseek。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媒体和大V们的推波助澜。一大早各大MCN纷纷推广Manus,而且是“智能体的chat gpt时刻”、“Agent 的deepseek时刻”。
而且,就在3月3日,Manus创始人还曾做客某知名AI播客,为新品预热宣传。不过,对于饥饿营销创始人张涛予以否认。张涛称,公司从未开设任何付费获取邀请码的渠道;从未投入任何市场推广预算;内测期间系统容量有限,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并逐步有序释放邀请。

二是绝大部分案例均为官方提供,且是演讲视频,大家几乎都没有切身体验。在今天大部分自媒体宣传文章中,Manus的评测绝大部分都是对官方宣传案例的各种解析,只有少数媒体提供了非官方案例测评。这虽然有目前Manus是以邀请码形式进行少数体验的原因,但是其能力具体如何仅靠官方宣传还远远不够,尚有待更多测评。
三是公司创始人带来的一点疑虑。由于Manus爆火,Manus背后的Monica团队引发关注。90后,华中科大,创业能力毋庸置疑,但为何频频卖出公司,退出股东行列?
公开资料显示,Monica创始人肖弘为一名90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校期间,肖弘就展现了创业的热情与天赋,带领团队先后推出志愿填报助手、咩咩、圈子集市等校园创新产品。2013年,他与同学成功开发了华科版微信校内漂流瓶和微信上墙等功能,迅速走红校内外。
2015年,大学毕业的肖弘创立了夜莺科技,2017年就迎来了知名投资人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投资,2021年更是迎来了腾讯以及腾讯系明略科技数亿人民币投资。该公司推出了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两款产品,累计服务超200万B端用户,并帮助企业触达数亿C端用户。

但是,2024年12月创始人肖弘退出,直接将公司卖给了腾讯和腾讯系明略科技。

2022年,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肖弘又创立了“蝴蝶效应”公司,并推出了AI浏览器插件Monica。Monica以出海而在AI圈子中闻名,网站更是全英文。

据报道,2024年,Monica用户数量翻番,达1000万。同时也保持着可观的盈利,在海外同类产品中位居头部。而根据公开资料,公司已进行了两轮融资,天使轮正是投资夜莺科技的真格基金,而2023年的A轮则吸引了老朋友腾讯和顶级VC红杉资本。
不过,金石杂谈查询天眼查,并未有任何融资信息。更为离奇的是,公司创始人肖弘在2023年3月就已退出股东行列,目前该公司股东有两位,一位是冯琼花,持股近80%,一位是23年5月入股的薛凤英,持股近20%。

金石杂谈看到一种观点:Monica实际上还是一个偏套壳的产品,不过确实有对通用大模型做过精调,工程优化做的不错,效果看起来也充满想象,但实际上还不能直接用。Monica第二个案例是讲英伟达的财务模型的建立,那个模型没有任何projection,只有表头,很难说可以直接用了,更别说配平等勾稽关系了,实际上这种类似的功能你现在直接问GPT也能提供。
人人理财师、金融猪创始人、CEO,北京展聚天下创始人占冰强发布朋友圈,凌晨的时候跟百川郭老师(可能是商业技术总监郭美清)、mgx的人聊了会。核心结论就是:能力是一堆综合物;可行性是不太能实现;整合各种agent,工作量极大;市场卡位未必能成为大众快速上手的产物。

有网友总结:如何评价全球第一款通用AI Agent产品Manus?网友:这是第一款自媒体比技术从业者先发行和评测的AI产品。

不过,刚刚每经记者测评后表示,总体而言,Manus在一句话写新闻、编代码和制作报告分析及PPT等任务上都能轻松拿捏,仅在为新闻配图时出了一点小差错。而且,记者注意到,Manus的记忆能力超强,服务器重新连接后也能接着完成之前断掉的任务。另外,Manus的整体工作是在云端服务器上,因此用户可以随时关闭笔记本电脑。
所以,大家觉着Manus能持续催化科技股行情吗?Manus能成为下一个的deepseek吗?Manus是营销更重,还是含“科”量更重?
本文部分内容借鉴自证券时报、财联社、虎嗅、每日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