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杨澜曾采访过王光美。在谈话的过程中,王光美说:“现在我走过翠明庄,都觉得它和我有关系。”这句话很“突兀”,鲜有人知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关联”?
翠明庄位置在北京东城南河沿大街,它在党史上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光美参加革命的时候,翠明庄就是她的“起点”。
王光美出生在一个家世显赫的家庭。她的父亲王治昌,早年在北洋政府中有很高的官职,主管经济和外交大权。她的母亲董洁如,曾在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院读过书。王家有11个孩子,前夫人生了3个,董洁如生了8个。王光美在兄弟姐妹们中,排行老七。

王光美爱看书,脑瓜子聪明。尽管她在高一跳了一级,但在高二全市数理化考试中仍拔得前三甲。由此,王光美有了个“数学女王”的称号。那时的王光美,心里有个梦想——当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
1939年,王光美考入了德国人办的“北京辅仁大学”。她毕业后拿到理学硕士学位的同时,考上了美国的两所著名大学原子物理系。按着这样的安排,王光美要去美国留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了。
这时,参加地下党工作的哥哥王光杰,领着王光美认识了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崔月犁。崔月犁希望王光美利用所学,帮助担任“北平军调部”的中共翻译。因哥哥的关系,加之她平常看书,阅读过共产党人写的书籍,心里是偏向共产党的。
这样一来,王光美就没有去美国。拿着条子来到了翠明庄,找到了在那里办公的李克农。在翠明庄,王光美接下来她的工作任务。从此,王光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王光美记得很清楚,翠明庄是一个老式建筑,像是有钱人家的宅院。令她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翠明庄将成为她经历过暴风雨后的暂时的避风港。

1978年底,中组部接管了“王光美案”的当天,就将她从狱中接了出来。随后,王光美被安排住在了翠明庄招待所。当时,19岁的刘红被分配给王光美当服务员。据刘红回忆说,她记得很清楚王光美那天的样子。
王光美出来时,穿的一身黑衣服,头发已经到肩膀了。刘红给王光美理了头发,放好洗澡水。等王光美整理好形象后,才出来与工作人员见面。工作人员早已列队在门厅站好,王光美很从容、安详地走了过来,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
当王光美走到郝苗师傅跟前时,眼泪忍不住地在眼眶打转。与王光美相比,郝苗似乎与翠明庄更有渊源。王光美在翠明庄当翻译的时候,郝苗在那里当厨师,他主要负责做西餐,给美国军官们吃。
1953年,刘少奇得了盲肠炎,苏联大夫建议他吃西餐。经人介绍,把郝苗师傅调到刘少奇身边做饭。十几年的相处中,王光美早就把郝苗当作亲人一样看待了。

除了刘红、郝苗外,还有一人是王光美记忆尤深的。他叫王彬生,中组部领导派他去看望王光美,并给王光美送去了一个皮箱。皮箱里都是刘少奇和王光美的工作、生活照片,王光美以为早就弄丢了,结果都还在。王光美当时特别激动,王彬生走得时候,王光美特意叫刘源把他送出门。
1979年春节,王光美时隔12年首次公开亮相。当时,王光美见到了很多中央领导们。她起身想要过去打招呼,邓公看到她后,老远就从主席台上站起身来。与此同时,全场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光美和邓公的身上。
随后,人们走向她,和她握手,拥抱。王光美激动不已,连声说着:“我又和同志们在一起了。”不久,中组部部长不仅给王光美增加了工资,还为她配备了专车。
王光美在狱中,过得很艰难。她虽然表现地很坚强,但是在内心深刻,神经始终是紧绷的。据刘亭亭回忆说,刚出来那会儿,妈妈一做操,都是弯着手的。在狱中,王光美所处的环境只有6平方米,根本伸不直。刘亭亭告诉妈妈:“现在有的是地方,没关系了,把手伸直了。”
王光美起初住在翠明庄,主要是受外界的恐吓所致。据悉,那时候相关的残余势力还在,有人放出风声,让王光美不要随便外出,否则安全不保。当“雨过天晴”后,王光美从翠明庄搬到了木樨地22楼的新家。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回顾王光美的一生,为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便身处逆境,也从未放弃过心中的信仰。她高知、博爱、豁达,是一位很值得赞扬的优秀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