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真穷到这份上了吗?贾赦为五千两就卖掉女儿

栖鸿侃红楼 2025-04-28 04:10:03

贾赦把女儿迎春卖了五千两,是迎春转述孙绍祖的话,但原话并没有出现“卖”这个字眼,而是这样说的:“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

这话叫人诧异。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和平儿预算少爷小姐们的婚费,“满破着每人花一万银子”。虽然把迎春算在“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之列,可三春平时跟着贾母,是一样的待遇,她们的婚费当然也应该大致持平。婚费预算是一万,却把迎春卖了五千两,这合理吗?

会不会有人撒谎?迎春是向王夫人哭诉时提到这话的,当然不可能是假的;孙绍祖则是骂迎春的时候——是骂迎春,而不是跟迎春争吵,迎春的性格也不会吵架。既然不是吵架,就不存在“话赶话”的问题,所以孙绍祖这话,也不会空穴来风。

孙绍祖说的是真的,但我们读者的理解,可能与他的原意有差距。再说一遍,孙绍祖说的不是“卖”,而是“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再加上前一句“老爷曾收着他五千两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看来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银子,是确有其事。

难道说,从五十五回到八十回,这短短的几年时间,贾府就穷到这份儿上了,连五千两银子也还不上?不是贾赦还不上,而是整个贾府,因为贾母的态度是“心中却不十分称意,想来拦阻亦恐不听,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是他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因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贾母是反对这桩婚事的,但是没有阻拦,因为怕“拦阻亦恐不听”。

但,如果贾赦真的欠了五千两银子还不上,贾母阻拦,当然也要出点血,贾赦还会不听吗?贾母还担心贾赦不听吗?从贾琏借当事件中平儿分析“鸳鸯虽应名是他的私情,其实他是回过老太太的”可以看出,贾母很舍得为晚辈出钱。一次家用就“千数两”,为迎春的前途而花费五千,贾母会舍不得吗?

贾母不肯拦阻,是知道“拦阻亦恐不听”。而贾赦“不听”,一定是因为他欠孙绍祖的,远不止五千两,而是一个贾赦还不上、贾母也出不起的大数字。

可是这样一来,矛盾出现了:如果贾赦欠的是一万、两万、五万,孙绍祖会代为隐瞒、说成五千两吗?当然也不可能。他哪里有这样好心!

贾赦欠孙绍祖的,不是五千两银子,而是更大的债务,可能是政治图谋、官场贿赂之类。五千两银子是贾赦“收着”、又“使了”他的。孙绍祖为什么会把自己的一笔巨款,平白交给贾赦“收着”,以至于给了贾赦“使了”、挪用的机会?

不是代为保管,而是送的贿赂,请贾赦帮他做一件什么事,就像戴权帮贾蓉捐官一样。贾赦这家伙不靠谱,自以为有荣国公府的潜势力,自然手到擒来,所以敢把收到的贿赂花出去。没想到事情办不成。

虽然钱已经花了,要凑起来五千两,也不是很为难。可孙绍祖肯答应吗?“收着我的钱,耽误了我的事儿,现在想退钱了事?耽误的时间怎么算?我现在拿五千两去求别人,能弥补损失吗?”这样耍起无赖来,贾赦就没办法对付,只好把女儿“准折”了去。

贾赦当然不心疼迎春。可如果能把女儿卖个高价,他一定不愿意降价处理。他觉得他吃了亏。

孙绍祖好色滥淫,没太看重迎春,觉得迎春抵不了他的损失。他也觉得他吃了亏。

这才有了孙绍祖的折磨虐待,和贾赦的洋洋不理、邢夫人的“不在意”、“只面晴塞责而已。”

0 阅读:39

栖鸿侃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