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听来刺耳,却又不无道理。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
我与妻子李芸的故事,恰是这围城中的一段悲喜剧。
结婚第七年的春天,我发现自己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如同枯萎的花朵,失去了往日的芬芳与活力。
我们不再如初识时那般热烈交谈,不再为对方的一个微笑而心动,甚至连最基本的问候也变得机械而冷漠。
"七年之痒"这个词,在我们身上应验得分外准确。
那是个阴雨连绵的周末,我独自在书房工作,妻子则在客厅看电视。
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微信消息。
我随手点开,发现是多年未联系的大学同学赵敏发来的:"明天有空吗?我想见你。"
犹豫再三,我还是答应了见面。
也许是出于对过去青春的怀念,也许只是想逃离现在婚姻的沉闷。
赵敏比大学时更加明艳动人,谈吐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与她交谈的两个小时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与愉悦。
临别时,她主动抱了我一下:"真高兴能再见到你。"
这个拥抱,点燃了我心中被婚姻生活压抑已久的火花。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赵敏的联系越来越频繁。
起初只是偶尔的问候,后来发展为每天的聊天,再后来,我们开始定期见面。
我知道自己正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却无法自拔。
我沉浸在与赵敏的欢愉中,全然不顾妻子日渐忧郁的眼神。
直到那个夜晚,我回到家,发现妻子坐在黑暗中,面前放着我的手机。
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你的手机刚才响了,我以为可能是工作上的急事。"
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赵敏发来消息,说她很想你,问你什么时候能再见面。"
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七年了,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她的眼泪终于落下,"但现在我明白了,你心里已经装不下我。"
那一刻,我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瞬间清醒。
我看着妻子憔悴的面容,想起了我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她为我熬夜准备的生日惊喜,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她在我事业低谷时给予的无条件支持...
古人云:一日夫妻百日恩。
我跪在她面前,声音哽咽,"我们七年的感情,怎能因为一时的迷失而毁于一旦?"
她没有回应,只是默默收拾衣物,准备离开。
"给我一次机会,"我拉住她的手,"让我证明我仍然爱你。"
她停下动作,转过身来:"你知道吗?最可怕的不是你与别人暧昧,而是你让我觉得,我在你的生命中已经变得可有可无。"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我的心。
我终于明白,婚姻中最大的背叛不是身体的出轨,而是情感的疏离与心灵的背弃。
"爱情如同花朵,需要用心浇灌;婚姻如同树木,需要共同扎根。"
我紧握着她的手,"我们一起种下的这棵树,不该因为我的疏忽而枯萎。"
经过长谈,妻子同意给我们的婚姻一次重建的机会,但条件是我必须彻底断绝与赵敏的联系。
那段日子并不容易。
我删除了赵敏的联系方式,向她道歉并说明了情况;
同时,我与妻子一起重新学习如何相处,如何沟通,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保持爱情的温度。
正如钱钟书在《围城》中所言:"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
但我明白了,围城之所以成为围城,是因为人们总是向往着墙那边的风景,而忽视了身边的美好。
如今,我与妻子的关系比从前更加牢固。
我们学会了在平凡中寻找浪漫,在琐碎中发现感动。
每天早晨,我会为她准备一杯咖啡;
每个周末,我们会一起散步,聊聊各自的工作与生活。
这就是婚姻的真谛:不是轰轰烈烈的激情,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不是一时的心动,而是一生的守候。
七年之痒,终究只是一道坎。
跨过去,我们的爱情将更加成熟;
跨不过去,我们的婚姻则会成为生命中的遗憾。
而我,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