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陆,投机主义危机

风生 2025-02-19 22:12:55

台娱的热搜故事很多,但爱情故事又有些审美疲劳,王大陆传闻的出现,反而有些另类的戏剧性。

台媒报道:艺人王大陆涉嫌逃兵役被调查。

从新闻学角度分析,这则内容能「爆」的卖点实在太多:艺人违法、两岸局势、特权义务、真相缘由...

现阶段报道是:其花了百万元伪造文书,假装心脏有问题骗医师开诊断证明以逃避兵役。

当然现在仍处于「吃瓜阶段」,后续可能还会有回应甚至反转。

假若故事无变动,王大陆的热搜更像是一场“投机主义的报应”。

抉择

王大陆是通过《我的少女时代》成功走红的,但这似乎也成了他的巅峰期,之后虽借着东风换公司,接剧本,但始终没有更出彩的角色。

即使前年参演了《孤注一掷》这种热门电影,但在内娱的定位更像是综艺咖,甚至花边新闻都比演技更令人深刻。

很难界定王大陆属于几线明星,观众缘上也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近些年工作心在大陆为主也算维持住职业生涯。

摆在王大陆面前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年龄。

30+岁正是演艺圈的考核期,要么成为边缘人物,要么就是转型过渡。

关注韩娱的都知道,服兵役对演艺事业的影响是极大的,何况王大陆的粉丝体量可能远不如「偶像」更具粘性。

内娱的造星速度是很快的,停滞期少赚的业务和缺失名气的风险,这瞬间或许是内娱最贴近职场的时刻。

一边是艺人身份的地位和收益,一边是敏感且劳力的义务兵,可能这就是「逃避」的诱因。

但看似理解的背后,其实是对其它遵守者的背刺,那被「警方调查」本就是捷径后风险因素之一。

难解

很多言论将王大陆视为「反抗精神」,先不论其此前就秉承不独不统不表态的「三不模式」,就说这位艺人也没说放弃身份依据大陆;

那在一个遵循「全民预备役」的地区,选择遵守当地法规不才是正道么?

要知道对岸的义务兵服役期现行仅4个月,而这次调查的重点也是「伪造文书」,从哪点看王大陆更像是自我利益者,而非宏大叙事的理想派。

规则这东西最怕就是特权阶级破坏,他们有太多隐秘且复杂的手段规避法则,而这种示范作用辐射能力可太强了。

作为一个火了立马跟经纪解约、拍电影撕番位、涉嫌李胜利风波等等“充满符号”的艺人,要大众相信「王大陆为理想而逃兵役」的句式多少有些荒谬。

在五光十色的娱乐生态里,最怕就是呼吁理解艺人的公关文了,不过都是害怕失去光鲜身份而选择的低头;

今日的言之凿凿,明日的付之东流,反转实在太多了,围观者寄托情感去理解大可不必。

说到底,王大陆令人钦佩的演员魅力实在太少,生活上令人咂舌的花边又有些多。

在一个讲故事的世界里,大众更喜欢的是努力攀升的形象,而王大陆更像是「不讨喜的投机者」。

尤其是在此前不算差的业务资源衬托下,一则负面新闻就足以坐实这种想象。

救场

循例聊一下明星公关手段。

现在舆论上主流就是营造「爱国氛围」,但大多是图一乐而已,实用性太低。

王大陆当然可以在这方面公关运作,但前提必须是在上位者发声后进行附和,比如国台办、央媒提起后,你可以顺水推舟。

而且这件事说大它也不属于「特大危机」的负面新闻,法律上仍有处理可能,在事情为明朗前,尽量不发声是较稳妥的举措。

其次将声浪尽量弱化掉「伪造文书」的犯罪细则,而是牵引出兵役合法性、哪些明星不用兵役等更为模糊的话题,实现舆论分散。

最后就是通过分析可能停滞的业务时间做个预算,估测未来发展重心就行相关回应;

如果仍需保持岛内业务,回应只能以道歉为主,不提及政治符号。

如果以大陆内娱为重点,可进行一定的情绪输出,克制且有保留的暗示自己背后的原因。

0 阅读:9

风生

简介:随风而生,随心而说。一个不太合群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