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派高手如云,每一位都独步江湖,为何修炼者大多都走火入魔?

惊心探索古今 2024-05-02 06:49:46

逍遥派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为神秘的武林门派,没有之一。小说中没有描述这个门派的总部在哪里,创始人是谁,似乎是凭空出现的一般。但是这个门派高手如云,不论是无崖子、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还是丁春秋、苏星河、虚竹,在江湖上都堪称一流高手。哪怕是被苏星河开除的函谷八友,在江湖上也是名闻遐迩。可这样威震江湖的门派,却有个极大的缺陷,就是武功的修炼者极易走火入魔。从天山童姥到丁春秋、从段誉到鸠摩智,包括是后来的任我行、令狐冲,都在修炼逍遥派武功后陷入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是他们练得不对么?如果说是上述修炼者个人的问题,那么只能在任我行和令狐冲身上成立,毕竟他们修炼的吸星大法,是残缺版的逍遥派武学。但是在逍遥派作为主要剧情的天龙八部中,依然存在好几位修炼逍遥派武学走火入魔的高手,这就无法自圆其说了。如果说任我行和令狐冲修炼的是残缺版,那段誉、天山童姥应该是正版了吧,为什么也会走火入魔呢?小说中有很多情节描写他们走火入魔的场景,从旁白中也给出了很多理由,其实都是似是而非,根本原因隐藏在这些武功的关联之中。

在连载版的小说的擂鼓山剧情中,苏星河和丁春秋争执,提到了一部《逍遥御风》的秘籍,被认为是逍遥派最大的秘密。因为丁春秋想从苏星河手中得到这个秘密,所以他不敢过分逼迫苏星河。从小说剧情推测,逍遥派武功容易走火入魔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部秘籍之中。很多人解读逍遥派,认为门派创始人是所谓的逍遥子,其实这只是《天龙八部》电影中再创作的角色,并不在小说原著中。从逍遥派的名字和《逍遥御风》的命名来看,逍遥派的创始人应该是道家始祖之一的庄子,门派名字也来自于庄子的著作。

庄子有部很有名的著作叫做《逍遥游》,其中部分文章很多朋友都读过。“逍遥御风”的说法就来自于《逍遥游》中,是庄子描写列子御风而行的一段场景。列子是先秦时代道家承上启下的代表人物,上承老子,下启庄子,生活于孔子到庄子的时代。有的史书上认为列子是庄子的老师,所以庄子在著作中才无限推崇列子。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可也说明了列子的飘逸潇洒和神通广大。小说作者以列子御风作为逍遥派的核心秘籍,可见这个门派的设定也是给予《逍遥游》和列子的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中国传统文人向来有厚古薄今的思潮,作者生长于传统文学氛围最为浓厚的江浙之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以此来创作一个门派是非常合理的。按照这个思路,小说中逍遥派的武功都与庄子列子的道家理论有关。比如北冥神功,来自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仔细推敲这些武功的名字和对应的现象情节,可以发现作者采取了天人合一做法,将庄子在书中描绘的情景,以武功的方式演化到了人体身上。不论是段誉的北冥神功,还是虚竹的小无相功,或者是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和唯我独尊功 ,都与道家思想密不可分。

从小说中的武功设计来看,逍遥派武学的基础是北冥神功,这也符合小说中道教武功先内后外的典型逻辑。北冥神功另辟蹊径,用吸纳对手内功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内力。段誉是开篇第一个练这个武功的人,但因吸纳内功太多而容纳不了,发生了走火入魔的事情。这种情况与后来《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令狐冲的现象非常相似,有着同样的弊端。任我行因化解体内内力不当枯竭而亡,令狐冲则是用少林寺的易筋经炼化了吸星大法的内力。这种方式本质上已经放弃了逍遥派的路子,并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按照北冥神功的创作思路,它的原型应该是《逍遥游》中的北海。这个海无边无际的广大,能容下鲲鹏这样的巨鸟,天下各路水系皆汇聚于此。从这个角度看,段誉身上发生的走火入魔,显然是不符合这个思路的。而且段誉只练了膻中穴一路,任我行和令狐冲也只会关元穴一路,这就容不下内功了,显然与北冥的称号比起来名不副实。从《天龙八部》的剧情看,是大理皇帝段正明传授给段誉导气归虚的办法,将内力通过中医的脏腑理论储存在五脏六腑,这才解决了走火入魔的问题,似乎这才是处理北冥神功的正路。

但逍遥派原本是这么解决的么?从剧情发展来看,段誉采取的法子和令狐冲差不多,都是将北冥神功转成了另一种内力,本质上是脱离了逍遥派的武功设定。真正延续逍遥派武功的做法,应该是将北冥神功练出北冥真气。可这个真气段誉没练出来,虚竹是从无崖子处继承的,所以如何练出这个真气只能从无崖子身上找答案。无崖子是小说中唯一一个练全了北冥神功,却又没有走火入魔的。他为什么没有走火入魔?从小说剧情上推测,答案在小无相功中。这门武功是逍遥派武功的精粹,由无崖子的师傅传给了李秋水。

从小说中武功设定来看,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是密切相关的。北冥神功负责吸纳和存储内力,炼化成北冥真气。小无相功则将北冥真气演化成各门各派的武功,有点万流归宗的意思,这也符合北冥在《逍遥游》中的设定。小说中无崖子被师傅传授了北冥神功,然后又从李秋水处学了小无相功,所以他才能避免练功出现走火入魔。所以应对北冥神功走火入魔的方法应该在小无相功中,而小无相功则是应用逍遥派武学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这也是无崖子和李秋水一开始能够结为夫妇的根源所在。

在无崖子和李秋水闹崩之后,李秋水的小无相功传给了不少人,而丁春秋也搞出了化功大法。化功大法实际上就是残缺版的北冥神功,以毒练功,追后毒发全身功力尽废。学会小无相功的鸠摩智偷学天下武学,最终也走上了走火入魔的道路。如果不是段誉在井底西走了他身上的内力,他的下场和丁春秋差不多。从这个情节看,小无相功也会产生一种不受控制的内力,最终导致走火入魔。而解决这种内力的办法就是,用北冥神功将其吸走。所以在逍遥派内部,两种功夫的人是相辅相成的,这才能避免走火入魔。

北冥神功由内而外,小无相功由外而内,两者结合后相辅相成,内外兼修,最终达到所谓的逍遥御风的境界。无崖子两种武功都会,自然不会走火入魔。李秋水虽然只会小无相功,但她从无崖子处学会了解决小无相功缺陷的法门,自然也能够相安无事。而丁春秋的化功大法是残缺版,鸠摩智的小无相功也不完整,所以两人都有走火入魔的危机。天山童姥虽然武功极高,但实际上是从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处模拟来的,得其形而无其神,所以没到一定日子就得从头开始。这就注定了他虽然青春永驻,但会出现功力全失的现象。

因此从小说剧情来分析,解决逍遥派武功走火入魔的问题,根源还是在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的结合上。虚竹是最为幸运的,他身兼两大绝学,根本不会担心出现走火入魔的危机。他学自天山童姥的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本质上就是小无相功的简化版。由于所有武功都来自于逍遥御风,所以同源的真气也不会有冲突现象,不会出现鸠摩智那样的结果。这个剧情路线也印证了无崖子和李秋水必须在一起才能互相促进的小说本意,也符合小说作者一贯常用的,在武侠小说中蕴藏着爱情桥段的写作手法。

综上所述,作者在《天龙八部》设计的逍遥派武学,与《神雕侠侣》中的玉女心经一样,是需要两个人合练武功。两人合练,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以解决走火入魔的问题。单人独练,造成了武功的残缺不全,最终只能走火入魔。但逍遥派武学水平太高,堪称武侠界的高科技,谁学到都引为最高机密,怎么可能与人分享呢?这样的情况导致了两人必须合练,而且武功配合必须成功,也使得大多数单练的人走火入魔。当然,作者也没有把命运写死,反而留了一个活扣。逍遥派的武功是可以通过佛门武学化去的,比如少林寺,天龙寺。这也许是作者推崇佛教,从另一个角度来找回剧情的设计。

1 阅读:370

惊心探索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